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喜欢也不喜欢的那个时代,是宋朝。

文人雅士的天堂,藏富于民,百姓富裕,貌似物质和精神都极大满足,但却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无可奈何。

杨家将,岳飞传的题材是我看不下去的,太生气。金庸的老先生的几部宋代的还是可以看的,哈哈。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这部《清平乐》是宋仁宗时期,还好,这期间出现好多著名的“好官”可以叫人心情舒畅,包拯、晏殊、欧阳修、范仲淹、韩琦、富弼、苏轼、黄庭坚、沈括、司马光、王安石等,他们的闪亮登场,让人暂时忘了后面的耻辱。

正午阳光之前的《知否》也是这个时期,只不过那个是宅斗,相信这部《清平乐》一样能赢得好口碑,正午阳光已经成了电视剧的良心和标杆。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非常喜欢这个片头,彩色版的清明上河图吗?小女孩的歌唱也很搭~有点卡通,对于我,又有点小时候看小人书的感觉,很有乐趣!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 ·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孤城闭》是米兰lady所著古代言情小说,小说以北宋为背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没看过)

原著定位是言情小说,拍成电视剧应该就是宫斗吧,可能和之前的《鹤唳华亭》有点类似,但是画风不一样,不至于那么虐,那么刻意反转。相信正午阳光比较懂得观众。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好多熟悉面孔,《知否》里面

前两集,围绕着仁宗的出身,制造出官家与太后之间的矛盾,毕竟古代帝王尤其是年轻的,被换的概率还挺大的,而太后听政也是传统。同时也是讲官家的成长,性格养成,处事哲学的养成。“仁”字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官家的事,没有私事

年轻的演员跟王凯有点不像,但是气质还挺像的。演的也是可圈可点。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聪明的晏殊出场了,“秀才”演技稳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红狼的“范仲淹”,可有新意?看好你

到了第二集最后,王凯终于出现了。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弹幕沸腾了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用心啦!清欢,平安喜乐,4月8日

韩琦也是熟人饰演

两集预热,画风跟《知否》一致,但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剧情,更有历史知识方面的考虑,故事也会立意更高一点。加上这时期的文臣给力,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登场时,你会有亲切感(虽然你根本不熟)。这些很吸引人!我会看下去。

整个宋朝是文臣,文人最幸福的时代,而仁宗时期的文臣多为良臣好官,加之仁宗本身以社稷万民为重,苛己自律,共同造就了北宋最美好的四十年。

宋仁宗驾崩,百姓无不哭泣。公元1063年,宋仁宗驾崩,时年54岁,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烧纸钱哭于大内之前。”洛阳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

这样的好皇帝,我愿意看他的故事(包括杜撰的)。

看剧时,下面滚动播放疫情的消息。

想到《孤城闭》到《清平乐》,武汉封城到四月八日武汉解封,虽然疫情还没完全过去,但这个《清平乐》改的好!希望武汉,全中国,一步一步,得以清欢,平安喜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