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与债市的内在逻辑关系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观点,在股市不好的时候去买债券,债券不好的时候股市往往会比较好。真的有这样的关系吗?这样的关系有内在逻辑吗?


股债跷跷板效应往往被解释为,资金配置转向的时候产生的股债行情背离的情况。这种理解可能过于表面化。


股市和债券市场的内在联系

1、估值角度的联系。理论上讲,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市中的估值,一般认为股市的市净率的倒数和无风险利率有一定的关系。而市净率的倒数往往是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得到的。所以,在当利率走高的时候,会导致股票的估值下降,这表现为股市和债券市场同涨同跌,这似乎和现实情况不符。


2、从企业盈利的角度理解股债的关系。我们应该从更宏大的视角看这个问题,利率在长期趋势上也与企业盈利有关系。利率的本质是债务资本从企业盈利中分的一杯羹。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盈利持续改善,则分给债权部分的利润也相应提高,当然提高的幅度没办法跟股权比。反之,如果企业盈利恶化,很难保障债权部分的偿付,则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利率也应该降低。

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盈利改善的过程中,利率是上行的,同时上市公司业绩也是改善的,那么股价上涨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从这个简单的朴素的逻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股市和债市之间长期走势存在一些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利率下行一般对应着股市下跌阶段,利率上行对应着股市上涨阶段。

这样的逻辑在现实中是否也成立呢?

观察2005年以来的股债的历史走势,除2013-2015之间的股债错位之外,其余时间两者走势吻合度相当高。

股市与债市的内在逻辑关系


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2013年在企业盈利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利率意外走高,与当时的货币政策偏紧有关,最终以债券市场转熊。2014-2015年利率持续下滑的情况表明企业盈利并未改善,但杠杆牛依然在持续,最终股市转熊。


所以上述的背离都最终以股债市场逻辑回归一致告终。

未来我们在判断股市的时候,可以以相对熟悉的债券市场大趋势作为判断依据。


股债市值的内在逻辑

股债的另外一层关系是全部股市的市值和全部债市的市值之间存在一些稳定的关系。我们以全市场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和债券总市值做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每次股市总市值跌破债券总市值的时候,都是股市阶段的低点。

股市与债市的内在逻辑关系


内在逻辑:

股市市值代表股权融资情况,债券市值代表债权融资情况。驱动经济发展的融资包括股权和债权。如果股权偏重,则相应地就打开了债权融资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加杠杆行为。反之,如果社会债权市值走高,说明全社会杠杆水平已经很高了,需要股权融资跟上来以平衡杠杆率。这大概是其内在的逻辑吧。

从这个图上也可以看出,2018年6月是一个临界点,这个时点之后,上证综指市值开始低于债券市值。展望未来,如果股票市值大幅高于债券市值,那么可能意味着股市见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