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茶花女》:善良的你,雖扛不過世俗的偏見,但配得上愛情

又一次把《茶花女》讀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沉浸其中難以自拔,悲傷逆流成河。

以前讀時沒這種感覺,也許,那時的我還年輕。或許,我應該趁陽光正好,出去走走,深呼吸,釋放一下故事情節所產生的悲痛。

當我讀到瑪格麗特的日記,那是一個高貴的靈魂在傾訴,關於愛情,關於聖潔,關於責任,她是不能磨滅的靈魂。

又見《茶花女》:善良的你,雖扛不過世俗的偏見,但配得上愛情

瑪格麗特走了,帶著無限的眷戀、隱忍、悲傷和無奈。

瑪格麗特走了,帶著無限的眷戀、隱忍、悲傷和無奈。我不知道阿爾芒是如何走出來的,或者說他最終能走出來嗎?當他知道了真相,卻再沒有機會懺悔,該是何等的絕望呢?

這一次,我居然理解了阿爾芒,不像從前一樣對阿爾芒生氣。阿爾芒,應該比瑪格麗特更痛苦吧!

01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青年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悽婉的愛情故事。

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通過她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奢靡生活,也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深刻控訴。

小仲馬,法國小說家戲劇家。他是大仲馬的私生子。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馬在童年和少年時代受盡世人的譏諷,成年後深惡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不正之風,造成許多像他們母子一樣的被侮辱者。

他決心通過文學改變社會道德。

又見《茶花女》:善良的你,雖扛不過世俗的偏見,但配得上愛情

重讀經典,觸動我漸漸愚鈍的靈魂。

他曾說:"任何文學,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為目的,都是病態的、不健全的文學。"這是他文學創作的基本指導思想。而探討資產階級的社會道德問題,則是貫穿他文學創作的中心內容。

02

小仲馬的母親卡特琳娜·拉貝是一個貧窮的縫衣女工,父親大仲馬早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抄寫員,後來在戲劇創作和小說創作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重要代表。

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不斷改變,大仲馬越來越瞧不起縫衣女工卡特琳娜。他混跡於巴黎的上流社會,整日與那些貴婦人、女演員廝混在一起,把小仲馬母子倆忘得一乾二淨。可憐的縫衣女工只好一個人起早貪黑辛苦勞動,勉強維持母子二人生活。

又見《茶花女》:善良的你,雖扛不過世俗的偏見,但配得上愛情

簡單未經雕琢的美,更真實,潔白如茶花。

小仲馬七歲的時候,大仲馬通過打官司從卡特琳娜手中爭奪了對兒子的監護權,勤勞善良的縫衣女工從此失去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重新成為一個孤苦伶仃的人。

這使小仲馬從小體驗到了人世間的殘酷和不平,也迫使小仲馬熱切地期望著自己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素材。

03

《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1844年9月,小仲馬與巴黎名妓瑪麗·杜普萊西一見鍾情。

瑪麗出身貧苦,流落巴黎,她珍惜小仲馬的真摯愛情,但為了生計,仍得同闊佬們保持關係。小仲馬一氣之下就寫了絕交信去出國旅行。

又見《茶花女》:善良的你,雖扛不過世俗的偏見,但配得上愛情

華服籠罩的她,眼裡再沒有幸福。

1847年小仲馬回法國,得知只有23歲的瑪麗已不在人世。她病重時昔日的追求者都棄她而去,死後送葬只有兩人!瑪麗的遺物拍賣後還清了債務,餘款給了她一個窮苦的外甥女,但條件是繼承人永遠不得來巴黎!

現實生活的悲劇深深地震動了小仲馬,他滿懷悔恨與思念,閉門謝客開始了創作。一年後,小仲馬寫完這本凝集著永恆愛情的《茶花女》。

04

《茶花女》這部書的特別在於以大部分章節讓茶花女的情人阿爾芒複述她的遭遇,最後又以她本人的日記更深展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種敘事方式使讀者感到親切,也更深觸動我們的內心。

教育家嚴復,曾說: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腸。

作曲家威爾第,評價改編歌劇《茶花女》:因為愛,勇敢跨越門第禮教;因為誤解,終生陷入悔恨遺憾,一個令人為之嘆息的愛情故事,一首首撩撥心絃的動人樂曲,造就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歌劇名作。

瑪格麗特愛得那麼傾心徹底,她把和阿爾芒共度的短暫卻美好的時光,深深地保護在心裡,重溫都能感受到無比地幸福。我想任何人,只要他不是鐵石心腸,都會被瑪格麗特感動。

又見《茶花女》:善良的你,雖扛不過世俗的偏見,但配得上愛情

瑪格麗特:敢不敢像我一樣,為愛瘋狂!

阿爾芒也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了他對瑪格麗特的真摯愛情。雖然年輕時讀到他誤解瑪格麗特,無理報復瑪格麗特的時候,我恨不得想把他從書中揪出來暴揍一頓,但是現在,我居然能理解他了。

我們平凡的每個人,在沉醉於愛情裡的時候,何嘗不是又一個瑪格麗特,又一個阿爾芒呢?我們會痴狂地迷戀,也會在有誤會時瘋狂地折磨,只是我們沒有小說情節中那樣誇大,但是同樣的刻骨銘心。

又見《茶花女》:善良的你,雖扛不過世俗的偏見,但配得上愛情

善良的瑪格麗特,像一朵聖潔的茶花!

世俗的偏見是最鋒利的匕首,願我們能夠摒棄偏見,讓真摯的感情能像太陽光下的花朵一樣,燦爛開放!

作者簡介:遇見阿孟,一個喜歡寫詩的英文教書匠。願意用文字還原生活的美好,人性的本真。用溫暖的心,感恩此生所有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