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不再销售自营纸质书,曾经的电商巨头将何去何从?


亚马逊中国不再销售自营纸质书,曾经的电商巨头将何去何从?


今天我们来聊聊亚马逊中国。

在近期的热点中,小编看到了一条新闻:亚马逊中国不再销售自营纸质书。

这一消息对广大读书爱好者来说,影响力并不小,曾经的电商巨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大型“网上书店”,就这么成为了过去,这到底是亚马逊的一次滑铁卢,还是一次策略,以退为进?

一、风云变幻,亚马逊中国倒计时

据第一财经报道,7月1日起,亚马逊中国不再销售纸质书,搜索仅显示第三方书店商品。放弃实体书后,亚马逊将把阅读业务集中在Kindle电子书和阅览器上。

而据此前亚马逊发布的声明,还将于今年7月18日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一石激起千层浪,亚马逊中国倒计时已快到头。

这意味着什么?

消费者将无法再通过亚马逊中国购买自营电商商品和第三方卖家的商品,但依旧可以通过亚马逊购买海外商品。

国内的卖家将不能通过亚马逊将商品卖给中国消费者,但依然可以通过海外购面向海外进行销售。

此外,亚马逊中国的Kindle业务、云计算业务等还将继续运营。

亚马逊中国不再销售自营纸质书,曾经的电商巨头将何去何从?


二、国外巨头败走中国的又一案例?

我们知道,亚马逊以线上图书业务起家,自2004年收购卓越网后逐渐打开中国市场,曾创下电商渠道图书15.8%的市场占有率,与当当网相当。

可能有人不知道,那时的当当,被称为国内最大的电商企业!而雷军、陈年创办的卓越网则是位居第二。

在中国电商的发展史上,亚马逊绝对是响当当的一个存在,从15年前绝大多数人不知电商为何物,直到各大平台都有一键下单,它见证了一个个电商的崛起与没落。

然而,机会与挑战并存,拥抱全球最好的电商市场,也注定要接受最为激烈的竞争。更何况,B2C业务本来就不好做,亚马逊占据优势的时间并不长。

即使在2008年,它的高峰期曾占有15.8%的市场份额。

而在随后几年,淘宝、京东等中国本土电商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成长,价格战、“造节”运动接踵而来。

亚马逊市场份额逐年下跌,从2012年到2018年,分别为:2.30%、2.70%、1.50%、1.20%、1.30%、0.80%、0.60%。

很多人将亚马逊视为国外巨头败走中国的又一案例,继雅虎、ebay易趣、谷歌、优步之后的又一个“滑铁卢”?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内政策的影响,也有东西方商业模式与思维方式的影响,但究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国内市场理解的不够深,扎根不够深。尽管国际巨头无一不承认中国市场极重要,但决策者往往都在海外。决策反射弧太长,就会引发判断失误、错失商机以及团队龃龉等各种问题。

亚马逊中国不再销售自营纸质书,曾经的电商巨头将何去何从?


三、以退为进,把握数字经济的红利

商业战场从来没有时间留给后悔,许多教训也只能留给后来者体会。好在,这一次亚马逊并非“全身而退”,而只是选择退出电商业务,目的是为了更加聚焦,尽管这种“聚焦”是被动的。

但我们不得不说,这很符合互联网行业赢者通吃、落后者退出的发展规律。

亚马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面向个人用户的,其实就是Kindle电子书业务,其设备与内容的良好闭环,在读屏时代将越来越有竞争力,老用户恋恋不舍,新用户接踵而至;而面向企业用户,则是云计算。

亚马逊云在全球市场份额已超50%,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也正因此,砍掉电商,大力推动Kindle和云计算业务在中国的稳健发展,算是认清自身优势的务实之举。

亚马逊中国不再销售自营纸质书,曾经的电商巨头将何去何从?


在当前,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期,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公司已经迅速向高科技公司转型,它们提供的都不再只是实体商品,还有更多虚拟服务,像天猫读书、京东读书等。

和当年电子商务的兴起一样,电子商务提供了无限量的虚拟货架,让商业买卖突破了空间限制,今天各种虚拟服务再次突破了消费的边界,这是一种经济模式的更迭,也是一场红利争夺的新战役。

亚马逊的这次“断腕”举动,是一次彻底的失败,还是一次暂时的调整?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曾经的电商巨头未来何去何从,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