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宝宝也有“节后综合症”咋办?应对妙招赶紧马住

疫情过后,春暖花开,随着部分省市和地区陆续解封,不少高校也已经开学,幼儿园开学的日子也临近了。

没想到,家里的小不点儿也有“节后综合症”,人家也是个独立个体嘛!假期将要结束,心却收不回来,宝宝整个状态都不好,看看都有谁家的娃躺枪?

宝宝“节后综合症”都有哪些表现?

1)暴饮暴食,零食不断,消化不良

假期中,每天宅在家里,总是少不了吃吃吃。平时就管不住嘴的宝宝,这几个月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吃得多,吃得快,还时常来点零食,糖果也是妈妈经不住娃的死磨硬泡,给的额外奖赏。

几个月下来,小肚子圆鼓鼓的,下巴成了双层,在幼儿园好不容易养成的饮食习惯,又被打破了,脾胃失调又重新出现,积食,腹胀,厌食,腹泻等,妈妈可不能疏忽。

疫情过后,宝宝也有“节后综合症”咋办?应对妙招赶紧马住

2)睡觉晚,睡觉慢,午睡无法保证

小家伙们一天到晚精神头十足,假期里肆无忌惮,家长如果督促不到位,作息时间就越来越不规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哄睡成了难题,午睡更是没法保证。

用了一个学期调整好的睡眠周期,经过一个疫情假期,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3)离开电子产品活不了

平时在幼儿园,哪有这么充裕的时间,可以跟心爱的电视、电脑、手机、ipad在一起啊!超级飞侠又添了什么新装备,汪汪队又加了哪些新成员,小猪佩奇又多了几个新伙伴,小家伙们说得贼6!十几个宝宝巴士小游戏,莫名其妙出现在手机里,都不知道宝宝什么时候下载的,让爸妈都不由得佩服。

这样的假期简直是快乐到飞起啊!总这么玩下去怎么行?可是一抢过来宝宝就又哭又闹怎么办?

疫情过后,宝宝也有“节后综合症”咋办?应对妙招赶紧马住

那么如何才能应对宝宝这些烦人的“节后综合症”呢?

1)调整饮食

家里的饮料、糖果等零食要提前收起来,宝宝闹着要吃就慢慢减少数量,同时培养宝宝延迟满足的习惯。

  • 日常饮食加强蔬菜摄入

宅在家里几个月,肉类摄入比平常多,蔬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补充多种维生素,加速油脂排出。

  • 适当摄入粗粮

在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的情况下,也应该给宝宝多加入一些粗粮,不但补充了膳食纤维,还能达到调理脾胃的效果,粗粮中富含多种B族维生素,让宝宝体脂维持在健康水平。

  • 健脾养胃的食物

还可增加山药、山楂、白萝卜等,做出点花样给宝宝吃,宝宝就不会总抓着零食不放了。

疫情过后,宝宝也有“节后综合症”咋办?应对妙招赶紧马住

2)恢复宝宝规律的生活状态

很多爸妈已经全面复工,家里的宝宝或许还沉浸在每天有人陪着玩的欢乐氛围中,有的宝宝还在老人的陪伴下继续每天嬉笑吵闹的生活状态。

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告诉宝宝,快要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了,宝宝也要进入幼儿园,重新回到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游戏的快乐日子了,提前让有宝宝一个心理准备

接着,进行心理建设,不要陪宝宝玩过于激烈的游戏,替换成平静和缓的游戏,比如给宝宝讲绘本故事,一起玩拼图,画画,组装乐高等,让宝宝逐渐适应平常的生活节奏。

疫情过后,宝宝也有“节后综合症”咋办?应对妙招赶紧马住

3)调整紊乱的作息时间

妈妈不能要求宝宝马上恢复正常的睡眠时间,突然强制宝宝按时休息,宝宝睡不着,会产生逆反心理。

循序渐进地逐步调整作息时间,每天调整5——10分钟,睡觉前家里的电子产品的声响都需要调小,让宝宝有要休息的概念,环境安静下来,宝宝也会安静下来。

睡前给宝宝洗澡,读读绘本,讲讲故事,可以搭配一些舒缓轻柔的哄睡音乐,同时做做按摩,都能帮助宝宝很快进入梦乡。

4)减少电子产品接触时间

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一点都不让宝宝接触是不现实的,毕竟宝宝将来都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长大。

但要有意识地节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与宝宝做个约定,每天都有哪个时间段可以玩,每次看多长时间,多少次数,如果超过这个约定,就要赶紧收起来。

疫情过后,宝宝也有“节后综合症”咋办?应对妙招赶紧马住

另外,可以用多种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科学小实验、阅读画画、体育锻炼等有益的方式,占剧宝宝与电子产品接触的时间,让宝宝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宝宝的自控能力差,改善“节后综合症”,不能搞“急刹车”,给宝宝时间,让其逐渐适应,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宝妈们,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更多母婴育儿内容请关注我们,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