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学馆的门额上好像有错别字?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

想必每个中国学子都有一个清华梦。即便是考不上,去看看也很激动。清华大学科学馆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去过的同学不知道注意到没有,科学馆门额上的英文“

SCIENCE BUILDING”竟然写成了“SCIENCE BVILDING”。

清华科学馆的门额上好像有错别字?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

清华科学馆

小编以为发现了新大陆,可以卖弄一下。但又一想,好像不太对,堂堂清华大学,还是科学馆,居然把名字拼错,真的是不应该啊。还是先去查一查,别被打脸。一查果不其然,这个新大陆早就被人发现过了。

原来bvilding是building更古老的一种写法。在19世纪前的几个世纪时间里,英文中的U和V一直是可以互换使用的。虽然科学馆不是19世纪之前造的,但是为了“显摆”一下还是沿用了更古老的一种写法。 这就像有的饭店要显的古香古色,把饭店的名字写成繁体字一样。

下面摘了曲刚老师的一段关于V-U的历史渊源的解答,给大家一个参考:

V是英语字母表中两个最早的字母之一(另一个为J),古希腊时期本没有字母U,而有一个字母V,这个字母既是辅音又是元音,叫元辅共用字母。到了拉丁语时期,罗马人在抄袭这个字母的时候把它进行了分化,把当辅音用的V还写做V,而把当元音用的V就写成了U,V和U,看上去基本还是一样的。到了16世纪,U这个字母的使用出现了返古趋势,人们用它来当作辅音字母又造出了许多字,如今天question,language里的字母u就仍是辅音字母。可这种使用方法显然会造成U与V的混乱,因此古罗马人就把两个U连接起来又发明了一个字母W,把它叫做“两个U”(即double u),来替换做辅音用时的U。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V=U=W。

比如有一个词根 voy/vey 是路的意思。其实voy/vey 就等于way。

如果能知道英语单词的一些底层逻辑,对英语的理解会更深,也更容易记忆。这些规律我会慢慢的给大家揭晓。

有的杠精朋友会问了,你别扯那么多,我就想知道考试的时候写bvilding给不给分?

小伙伴们你们说给不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