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教育”不可取?深思蔡美兒的經歷,有些孩子就得逼一把

蔡美兒,可能大家不是特別熟悉,但是她寫過的一本書叫做《虎媽戰歌》

,可能比她自己更有名,在這本褒貶不一的書中,對鼓勵、隨意、快樂為中心的西方教育大家批判,她的教育理論是棍棒教育的翻版,她認為自己完全繼承了中國家長的做派,對兩個女兒採取了虎媽教育

“虎媽教育”不可取?深思蔡美兒的經歷,有些孩子就得逼一把

就在《虎媽戰歌》出版後的七年,蔡美兒的大女兒在哈佛法學院就讀研究生小女兒在哈佛大學藝術史系就讀,她們健康樂觀,美麗自信,跟大多數人預計的,“她們會自殺”、“心理有疾病”截然相反,她們的前途一片光明,與此同時,他們談論起媽媽,對媽媽曾經嚴格的教育方式,卻充滿了感激

“虎媽教育”不可取?深思蔡美兒的經歷,有些孩子就得逼一把

成功的“虎媽教育”需要具備哪些因素?

1、具備足夠的自由度

虎媽教育並不意味著對女兒的一切都大包大攬,蔡美兒也會讓女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上選修課,而且女兒成年後,就不特別看管了。

她相信付出努力的女兒可以很好走完自己的一生,所以給予孩子很大的自由度,這也是蔡美兒的良苦用心。

因為優秀的孩子,除了自由之外,還要有高要求的束縛。

“虎媽教育”不可取?深思蔡美兒的經歷,有些孩子就得逼一把

2、給孩子充足的信心

不管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傾聽永遠都是最便捷的親子交流方式

虎媽的高要求並不是認為孩子很弱才這樣,蔡美兒經常告訴孩子:“既然別人行,那你也行,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有努力才會成功。”

蔡美兒也說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儘管自己的教育看似成功,卻並不意味著適用於所有家庭。

對此,她也給出了關於尋找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的意見。

“虎媽教育”不可取?深思蔡美兒的經歷,有些孩子就得逼一把

3、虎媽教育不適合所有的孩子,這點必須要強調

蔡美兒在談到寫書時,坦承只是記錄自己的教育方式,並不想教育任何人,她的教育方式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有效,其實給我們很大的啟發,無論看多少育兒書籍,傾聽多少育兒講座,養孩子並沒有唯一的標準,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

蔡美兒說,如果你發現用我的教育方式,孩子在無助地哭泣,並且變得非常不開心,一定要停下來,這需要父母隨時對自己的教育方式作出調整。

“虎媽教育”不可取?深思蔡美兒的經歷,有些孩子就得逼一把

在批判壓榨式教育,虎媽教育的不合理時,更重要的是父母對教育的反思,從中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找出適合孩子的一種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