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升官发财要读《曾国藩家书》,读好书,成就普通人

曾国藩出身普通农民家庭,在出仕看出身的时代, 智力平常、相貌丑陋、无背景无资源的他却能十年九迁,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权倾天下。曾国藩为后人树立了这样一个榜样: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人人都可以成功。在阅读整本书以后,我有了几方面的体会:


为人处世,升官发财要读《曾国藩家书》,读好书,成就普通人

第一, 做人贵在立长志,贵在立志有恒,贵在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去实现它。立大志难,难在能不能与时变化,能不能战胜惰性。曾国藩做人做事总是每日三省吾身,一省读书不二,曾氏告诫自己一本书没有读完,绝对不看其他的书;二省为人好名可耻,曾氏若为了个人的利益牺牲了别人的利益时,虽然认识到后及时地道歉认错,但依然感到愧疚和自责。反省要付出行动,并让自己牢记,方能安心继续上路。三省言行不一,做人、做事,应保持言行一致,才能让更多的人信任你。


为人处世,升官发财要读《曾国藩家书》,读好书,成就普通人

第二,读书能养人智慧,又能助人成功。以史为鉴,可以知未来,我们读书多读些古代名著,古名著是千年文化的积淀,古人智慧的精华,不论读何种书籍,都要坚持做到:“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我认为,所谓有志,就是积极主动,不甘落后;所谓有识,就是做人做事有远见,不能做井底蛙观天;所谓恒,就是读书有恒心,雷打不动,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我们来看看曾国藩曾给自己定下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令我佩服的肝脑涂地:第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第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第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第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第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第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第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第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第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第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经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第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第十二,夜不出门。他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当确定,读书遍布其一生,读书之勤快,古往今来少之又少,这种精神正好激励着我们惰性打发的年轻一代,以读书为高尚之举,以读书为兴家之道,这或许是每一个读曾国藩的年轻人最有收获和最有价值的东西,要是每个人都能够用曾国藩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的前进之路,能够用曾国藩的勤奋之举引领自己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将得到无法衡量的提高。


为人处世,升官发财要读《曾国藩家书》,读好书,成就普通人

第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为君子。曾国藩的人生目标--- 内圣外王。内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座右铭为:“不为圣贤,便是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圣具体指诚信,自律,慎独,节俭,公正,躬身亲入等;外王指的是有抱负,志向高远,意志坚定,有毅力,有魄力,有忍耐力。曾国藩的修身之法第一是诚实,为人表里如一;第二是居敬,内心不存邪念,端庄严肃有威严;第三个就是主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慎,不说大话、空话、假话,实实在在;第五个字是有恒,生活有秩序,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行事。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小到家庭琐事举,大到治国安邦之道都无不展示着一代圣贤的远见卓识。曾国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普通人皆可模仿其成功之道,见贤思齐,我们对他的理念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借鉴,也必然有助于人生的进步与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