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人见人爱的好宝宝养成手册——需要家长正确发掘和培养

宝宝的气质各有不同,但人见人爱的好宝宝却有共同特点,那就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不替别人制造麻烦。其实每家的宝宝都有这种潜质,就看家长能不能发掘和培养了!

"我的孩子要是能那样该多好啊!"每当看见那些乖巧懂事、人见人爱的好宝宝时,做父母的就难免在心中将自己的宝宝拿出来比较,却往往只看到了别家宝宝的优点和自家宝宝的缺点。如果父母自己都对宝宝诸多挑剔,又何谈培养好性格、好人缘的宝宝呢?

必读!人见人爱的好宝宝养成手册——需要家长正确发掘和培养

所以——

第一步:坚信你的宝宝,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好宝宝

不少父母相信所谓的"天性使然":"我家宝宝生下来就胆子小。""他从小就是个急脾气。"的确,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气质,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对环境变化敏感,有的不敏感;有的爱笑,有的爱哭……从生态学角度来看,遗传基因决定了孩子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天性,这种从出生就有的特点,被称为"气质"(temperament)

无视孩子自身的气质而强加要求是不对的。比如天生内向的宝宝,期望他见人就叫;或天生活泼的宝宝,期望他乖乖地坐在那里不动、不出声,那不切实际。但不少父母习惯从负面角度去看宝宝,看到的往往是缺点,不如转变角度,把目光聚集在正向的积极面上。比如天生内向的宝宝,大部分都是很乖、很安静的;而天生活泼的宝宝,则大部分"嘴甜",能说得人乐开了花儿呢!

此外也并不是说,气质是绝对不会改变、无法对其产生影响的。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随着与父母、亲友互动关系的发展,宝宝的气质也会发生变化,父母所要做的,是在客观承认孩子天性的同时,修正他气质中的负面因素,并发挥其积极意义。

必读!人见人爱的好宝宝养成手册——需要家长正确发掘和培养

Tips:别给宝宝"贴标签"

不仅不要将宝宝"固定"在他一时表现出来的样子上,还要帮他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己。比如"脾气坏",其实大部分宝宝都有撒娇耍赖的表现,但也都有通情达理的时候,父母是抓住他的糟糕表现不放、狠狠批评呢,还是点点滴滴地收集他的好表现、并对他加以鼓励呢?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宝宝对自己的认知。

第二步:给予爱,营造坦率、真诚的家庭环境

出生后,在成长环境的影响下,孩子的自然性格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家庭是宝宝成长的第一环境,尤其在3岁之前,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家庭环境中,对宝宝成长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

宝宝在3岁前和父母形成的依恋关系,将决定他对外部社会的态度,同时对他的性格发育也起着重要作用。拥有稳定依恋关系的宝宝,能够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在各种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也更能信任他人,也就是说,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会比较强,自然更容易受到欢迎。简言之,得到的爱越多,宝宝的性格越好。

2. 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彼此间的关系

小宝宝可能还不会用语言表达,甚至可能还听不懂话,但他能非常敏感地感觉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每个家庭成员的表现。这并不是说,非得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和睦"的家庭氛围,每个家庭内部都会有矛盾,每个家庭成员也各有各的脾气,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准确理解和把握父母的情绪,也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性格发展和社会性发育。

必读!人见人爱的好宝宝养成手册——需要家长正确发掘和培养

在家庭环境中,对宝宝成长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Tips:父母也可能是问题所在

* 对宝宝的过错一一指责,大发脾气;

* 在宝宝非常疲劳或者饥肠辘辘的时候忽略照顾他;

* 在宝宝生气的时候压制他,不允许表现出愤怒的情绪;

* 哪怕在宝宝生病的时候,也绝不允许他任性撒娇;

* 对待宝宝的态度不一致,常凭心情处事,让宝宝无所适从;

* 过分干涉和爱护,不让宝宝以自己的方式、速度来做事。

第三步:教给宝宝处理和控制情绪的技巧

只要有一点不如意就发火,一些小事就乱发脾气,这样的宝宝很难令人喜欢,但这可能只是他的情绪控制能力跟不上智力发育的进度。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周岁左右开始理解大人对他说"不可以"是什么意思,但这对他的情绪控制能力还没发育到相等的程度,就有可能嚎啕大哭,甚至出现乱扔东西、打人等过激行为。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2岁左右。

但在生活中,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会令父母苦恼甚至恼怒,也会令周围人感到尴尬。宝宝2岁之后,如果依然出现过激反应,父母就要认真处理他的情绪问题了——

1. 在宝宝情绪异常时,将他带至安静处,把周围的危险物品收好,避免意外受伤,然后静静地陪伴他;耐心地等他平静下来,再向他说明:理解他的心情,但哭闹是不对的。

2. 教他以坦率直接但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教他说:"我很生气,因为……"

3. 教给他一些调节情绪的小技巧,比如"数颜色"游戏——选定一个颜色,宝宝和父母轮流在所处环境中寻找它的身影,当最初的情绪过去之后,这个游戏能快速地将孩子的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外部世界,从而转变他的情绪。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不发脾气,高高兴兴地去做大家都喜欢的事,是很重要的能力。

必读!人见人爱的好宝宝养成手册——需要家长正确发掘和培养

通过游戏,将孩子的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外部世界,从而转变他的情绪

Tips:关于"难养型"宝宝

平均每10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是所谓"难养型"宝宝,爱哭、闹觉、挑食、对刺激超级敏感,往往还有严重的分离焦虑和认生。不过如果父母能认识到并接受宝宝天生的气质特点,放平心态,更加细心地加以照料,令他逐渐形成安全感;给予他更多时间去适应,而不是强迫他在没准备好之前就进入陌生环境、与陌生人交往;主动帮助他,避免过分强烈的刺激(就像帮助孩子避免过敏源一样)。如果父母能给予一贯稳定的陪伴,宝宝逐渐地也能形成很好的性格。

第四步:培养宝宝与人交往的习惯与乐趣

父母都希望宝宝在与人交接时热情有礼、落落大方,但不是所有宝宝都生性外向,爱与人交往,有的宝宝腼腆害羞,有的宝宝更喜欢独处,而最重要的是,在3岁之前,宝宝其实还没有完全进入社会性发展阶段,更喜欢和父母、和熟悉的人在一起玩。父母要尊重他的个人选择,不要强迫。

在这个基础上,循序渐进,引导宝宝与更多人交往。

1. 要让宝宝感觉到,和亲戚、朋友在一起是非常愉快的事。家长的态度在其中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轻松愉快地与不同的人交往,宝宝也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这一点。在确认宝宝乐意的前提下,带他接触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交际风格,对他的社会性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2. 教给他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和原则,比如坦率、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分享;比如合作;比如同情心。

3. 最难的一点,是边界感的建立,就好像在自己和外部世界之间有一扇门,可以自如地打开和关闭。有了这扇门,和大家在一起时,宝宝能很好地分享自己、感受他人;与此同时,他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不会太黏人。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处理好自己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张弛有度,既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也给他成长所需的独立空间。

必读!人见人爱的好宝宝养成手册——需要家长正确发掘和培养

要让宝宝感觉到,和亲戚、朋友在一起是非常愉快的事

Tips:什么样的宝宝最受欢迎?

* 坦率、真诚地表达自己,与人交往;

* 能理解他人,不会自我中心;

* 通情达理,不使性子,不制造麻烦;

* 能做些对他人有益的事、令他人感到愉悦的事。

艾美维他 助力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