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簡陋的環境拍出有藝術感的照片?最後的結語正是點睛之筆

如何在簡陋的環境拍出有藝術感的照片?

環境其實不是攝影中最重要的東西,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用光才是攝影永恆不變的真理,如果拍照只是為了好看那麼用手機就可以了。

房間其實是很簡陋的,除了床,和沙發基本沒有多餘的傢俱。但是房間的裝飾很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很適合拍攝私房寫真。

如何在簡陋的環境拍出有藝術感的照片?最後的結語正是點睛之筆

特別是沙發和背景牆散發著一種神秘的色彩,讓人眼前有一種強烈的視覺感受,最重要的那扇窗,當陽光透過窗戶照射房間裡形成鮮明的對比,整個畫面都充滿了戲劇性。

簡陋的環境也一個拍攝人像的最佳環境,環境簡陋主體就突出了,簡陋的環境反而更考驗攝影師的臨場應變和發揮,其實我個人反而更喜歡簡陋的環境,這樣的根據才能形成一個鮮明的反差。

普通人拍照一般都選擇富麗堂皇的環境,其實這種環境就像一個旅遊景點,去旅遊的都打卡式的拍照,這個照片其實麼有什麼觀賞價值,只是為了體現你去過這個,然後拍照證明你來過。

無論什麼環境尋找光源是最重要的事情,無論是在戶外還是在室內,光線是拍攝必備的條件。光線是照片最基本的美感,沒有光線的照片談不上藝術作品,也沒有觀賞價值。

環境,只有人工的“置景”(系影視製作領域術語)與不加人工干預的“借景”或者“應景”。

如何在簡陋的環境拍出有藝術感的照片?最後的結語正是點睛之筆

一如沒有純粹的黑和純粹的白一樣,環境亦然。

《白鹿原》(電視劇版)裡讓人怦然心動的畫面、《我的父親母親》裡的山水向色彩、《黃土地》裡的粗獷與深邃、《一個和八個》地窖裡的生命原動力……這些與海景、與江南水鄉之景都相去甚遠,但都在中國電影、電視劇的歷史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記得自己第一次做製片工作的時候,前期和導演之間的準備工作並不是很充分,結果拍攝現場完全憑由電影攝影師發揮(p.s. 這裡是教訓,前期準備不足,在片場簡直就是災難。所以,在我以後的項目,無論大小,都會有故事版(storyboard)這個環節的)。還真的感謝救場的攝影師!同時也給了自己很大的啟發,在我們看起來平平的景緻,加以攝影師的藝術創作,在監視器裡看到的與現實中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也會有人會記得《頭文字D》裡拓海(周杰倫飾)盯著那輛豐田出產的中古AE86那個鏡頭。

拍攝取景或者像場的掌控,不妨給自己片刻凝視時間。

如何在簡陋的環境拍出有藝術感的照片?最後的結語正是點睛之筆

根據天氣情況或者室內光環境,先做好白平衡調校,手動測試數組曝光參數:光圈、快門和ISO。此刻,可不急著拍,在頭腦中反覆覆盤你想要的藝術效果。有了最終的拍攝方案及最終的構圖。

那麼,該你的主角登場了,或者說入畫。(先有拍攝主角和主角後期入畫,這裡面有些很大的區別)。

當然,這時的主角,或者人物,或者其它生靈,亦或是靜物特寫。

而此刻,你的主角或經調度入場,或在你靜候後瞬間抓拍到。

相信,如此操作,紀實向的人文深度會出來;加以藝術再創作及後期昇華,成像會接近藝術作品的。

以牆為背景也比較好拍,大部分白牆還能起到反光的效果,畢竟不是專業的,不可能帶著反光板之類的東西。其他有滄桑感的牆也很不錯,要是有窗,光線又好,拍出來更美,感覺那已經不是簡陋了。

在很簡陋的情況下,尤其是無布光,器材也很弱的時候,拍出來的照片都很一般,那就一定要在拍照的時候把圖枸好,這樣只需要後期調光,加濾鏡之類的。構圖也是靠多學習了,擅於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

如何在簡陋的環境拍出有藝術感的照片?最後的結語正是點睛之筆

可以利用簡陋的環境,但是可以要避免環境的雜亂,利用大光圈虛化背景,可以避免一些環境的雜亂。可以根據拍攝的地方色彩,穿合適的衣服,讓人像與環境融合。利用簡陋環境中的框中框進行構圖,更有利於出去主題。

可以利用簡陋環境中的窗戶,通過窗戶透過的光線進行人像拍攝,光是攝影中調色盤。突出主題也能讓照片變得更通透。通過一些小道具可以更好的突出藝術感。

選擇乾淨的背景,乾淨的構圖和背景更好的表現主題,突出個人想要的藝術感。

後期磨皮,調色,根據拍攝或者自己想要的調出藝術感。方法有很多,具體肯定要根據情況而定!

一,室內光線很重要,二,環境各方面要講究拍攝的藝術感,三,拍人物照,服飾要與背景有反差感,四,拍攝人物時,要有生活感,要自然,五,背景不要刻意的去擺弄的那麼整整齊齊,稍亂一點拍照出來更貼近生活,以上諸點對拍攝照片有多少有些啟示,拍出的照片非常自然,美觀,真實,好看,有生活藝術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