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对妻子冷嘲热讽是矫情吗

不得不说余华的文笔很流畅,《许三观卖血记》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有着好奇心和责任心。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也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

《许三观卖血记》: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对妻子冷嘲热讽是矫情吗

小说的每个转折点都让我意想不到,也引起一些争议,比如:为什么明明许三观先是想追林芬芳,怎么突然就去油条西施徐玉兰家提亲了;生了三个儿子,突然有人流传一乐(大儿子)不是许三观的,电视剧或者小说中都是一次就“中”的;一乐得了肺炎,许三观为了筹医药费,隔三天卖一次血,怕他死了,又觉得怎么还不死。

小说中看到徐玉兰承认许一乐不是主人公的孩子,主人公对他妻子冷嘲热讽,甚至还经常跟一乐说:我不是你爹。有人就觉得:“儿子不是你的种又怎么样,只要他叫我声爹,我就把他当儿子,你家是有王位要继承吗?

看到评论确实有点道理,但是有哪个男人会真的不介意白养了别人的儿子八年,相当于是戴了一次帽子。最近热播的《如果岁月可以回头》中,那个男主角比许三观还惨,他老婆在前任出国前一醉方休,怀孕了无缝连接的结婚了,最后男主要给女儿献血的时候才发现女儿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男人们,你能受得了吗?

《许三观卖血记》: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对妻子冷嘲热讽是矫情吗

作为许三观的立场,他的恼羞成怒是正常的,只是心疼那个一乐,特别是他们全家用许三观卖血的钱都去吃面条,只有一乐去吃了一个手掌般大的红薯,真的心疼那个孩子。

看了《活着》之后,再看《许三观卖血记》故事中一乐得了严重的肺炎,许三观一个月内卖了几次血,许玉兰被批斗,好怕像小说《活着》一样,主人公的家人们都死了,还好这部小说的结局是美满的, 小说最后许三观为了想吃猪肝,而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不像以前卖血是为了渡过难关。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可对于他来说卖血已成为他度过生活难关的唯一办法,无法卖血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他坐着,哭了。但我放心了,结局是好的,他们都挺过来了。

还有人说“文学还是要严谨一些好”原因是小说中有描写一些“下作”的场景或主人公的语言,我个人觉得把那些有一些下作的思想描写出来,再与主人公真实的做法形成一种反差,就很真实。

今日推荐书单《许三观卖血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