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劉喜英:爭取與全國人民一起奔小康

“俺家裡家外原來亂七八糟的,一個小門樓過人的時候個子高了都碰頭,院子裡淨是土垃地面還高窪不平,屋子裡到處髒兮兮的。你看,現在又給俺新蓋了漂亮的小門樓、壘建了院牆、廁所,院子裡還打了水泥硬化地坪,屋子裡也整修粉刷一新,簡直像換了一個新家似的啊……”4月9日上午,說起自己家庭“戶容戶貌”大變化,周口商水縣平店鄉曾莊村貧困戶劉喜英十分激動。

今年52歲的劉喜英,是曾莊村4組村民。2005年,她年僅34歲的丈夫因患急性肝壞死不幸離世。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劉喜英十分悲痛,但又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擔。她頂著壓力、鼓起勇氣,帶領3個女兒、一個兒子(丈夫死亡兩個月後出生)艱難度日。2014年,國家開始推行精準扶貧。劉喜英本人患有風溼性心臟病,幾個孩子都在上學,不能外出務工,家庭收入較低,所以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現在,國家政策真好,小孩上學有補助、看病能報銷、還有低保金,坐在家裡不動還有分紅收入。上邊領導對咱農民也真關心,大老遠還來看咱。去年臘月的一天上午,我正在院子裡編織漁網,一大班子領導突然來到俺家,送錢送物、問這問那。聽說那個是省裡的‘大官’,可家常了,他還跑到屋裡與坐在床上學習的兒子聊天嘮嗑。可能這些領導對俺家的困難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了吧?這不,剛過罷年就有人來俺家商量著如何整理房子院子……”劉喜英無意中道出了一個“暖心背景”。

劉喜英所說的“大官”其實就是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維寧。1月20日上午,他風塵僕僕從鄭州來到周口商水縣平店鄉走訪慰問了敬老院老人、駐村幹部、困難群眾、困難黨員、優撫對象(本報曾作過報道)。走進坑窪不平、雜亂無章的院子,看到劉喜英正在編織漁網,張維寧詳細詢問她的家庭收入、生產生活、孩子們的上學等情況,鼓勵她要振作起來,克服暫時困難,把孩子教育好。臨走還送上1000元慰問金,他要求隨行的縣鄉幹部,要加大對兜底貧困戶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改善其家庭居住條件。

“當時,陪同張主任慰問的還有縣委書記孔陽、縣長田林等,他們都對進一步改善劉喜英家的戶容戶貌進行了現場指導和殷切叮囑。”平店鄉黨委書記陳靜說,“春節過後,我們及時聯繫了一家愛心企業,只不過受疫情影響,一直到3月上旬才開始施工。”

幫助劉喜英建“新家”的愛心企業家是省人大代表、商水縣龍巢網業公司經理羅國昌。羅國昌的公司年產漁網300多萬條,產品遠銷到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帶動10000多名婦女家門口就業。羅國昌飽含深情地說:“鄉長吳國鋒帶我走訪了這家貧困戶,感覺她們實在是太困難了,一個婦女帶三個孩子都在上學!我不但幫她修房,還打算拿出幫扶資金,幫助孩子完成學業。”

記者看到,劉喜英家裡非常“熱鬧”。在河南焦作上大學的女兒曾俊俊、在商水二職專上學的女兒曾苗苗、正讀初中的兒子曾文帥都在家裡上網課。“正如領導們所講,孩子就是我們家的希望,再苦再難俺一定把孩子培養教育好,爭取與全國人民一起奔小康……”剛從地裡澆水回來的劉喜英樂呵呵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劉喜英一家4口人(大女兒出已嫁)、1個勞動力,3.84畝耕地,低保金年收入8544元,種植收入7296元,企業貸貧、光伏發電收益、產業扶貧到戶增收分紅3200元,加上她手工編織收入、其它補貼、愛心人士捐贈共計20000多元,預計年人均收入可達8000多元,計劃今年可以順利實現脫貧摘帽……”駐村第一書記馬延年給劉喜英算了一筆精準細緻的“脫貧賬”。

2020年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記者相信劉喜英的經濟收入、生產生活,一定會像全國千千萬萬個貧困家庭一樣,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紅火!(新周口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