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髮圈一向不活躍的單位食堂管理員老趙突然發了一條“水滴籌”鏈接,原來是他的弟媳婦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對於一個年收入不過4、5萬的農村家庭來說,無異是滅頂之災。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單位相識的同事紛紛在平臺表達愛心,還有很多善良的網友伸出援手,5元,10元,100元,200元……,眼瞅著離目標值越來越近,老趙卻嘬起了牙花,他有點擔心,怕在別人眼裡,他成了“騙子”,怕別人說他靠“賣慘”來博取關注和愛心。

老趙的擔心看似有點可笑,卻也是社會現象之一。各種真假莫辯的消息讓大家如同“霧裡看花”。本來是善舉,最後卻大反轉成了騙局;本來是證據確鑿一邊倒的現場視頻,最後卻是別有用心的人為剪輯;本來是英雄,卻被誤會成了沽名釣譽的小人。真是應了那句話,“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在這樣的輿論氛圍中,有人不由得對自己的善舉產生了懷疑,一邊捐款捐物,一邊在懷疑,“是騙子嗎?”,“這樣做值當嗎?”。所以,有的人選擇了不聞不問,選擇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會對繼續送愛心的人冷嘲熱諷,“你是不是傻?”

有人選擇漠視,就必然有人選擇挺身而出,施以援手,因為他們終信,善良和正義終究是人性中的最閃光點,堅持下去,這些閃光點,必將是一條燦爛的星河。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有人這樣形容,用悲傷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黑暗的;用積極樂觀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會發現,世界是明亮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出自《詩經·秦風·無衣》,這本是一曲戰歌。我認為,也可以理解為對自己的檢視,是否願意承擔一份責任,是否願意撒下愛心,成就美好的世界。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還是不要用漠視和麻木拒絕善意和愛心吧,相信大多數人是真的需要幫助,相信越來越公正的社會秩序,相信忠誠信念、相信剛直不阿、相信感恩存念、相信慎獨自律……等等最閃耀的閃光點。讓我們一起幫助“無衣人”,共享人世間的溫暖。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