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欧盟对中国部分产品加收5年费用,最高费率达99.7%

据《联合早报》4月7日援引欧盟官方期刊最新报道,欧盟自4月7日起

对部分产自中国的产品加收费用,最高费率达99.7%,为期5年

据悉,近日欧盟对华玻璃纤维织物反倾销诉讼案作出终裁。根据终裁,欧盟从即日起将对部分产自中国企业的玻纤产品加税,其中对中国本土出口产品最高加税99.7%,为期5年。

随着中国玻璃纤维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外竞争对手对于中国玻纤企业不断提起各种贸易摩擦诉讼。自1991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玻璃纤维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总计遭遇了国外16起贸易救济调查(含3起调查中和5项正在执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玻璃纤维在风力涡轮发电机的叶片、轮船、重型卡车和运动器材上使用较多。

全球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欧洲仍然是玻璃纤维消费的最大地区,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35%。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玻璃纤维企业自中国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征收反倾销及反补贴税的决定,也获得了当地玻纤组织的支持。欧盟曾经就反倾销调查了一年,结论为中国玻纤对欧盟市场的出口属于倾销,并有违规补贴。欧洲玻纤组织表示,欧洲汽车和可持续产业对中国国资控制的玻纤出口过于依赖。

突发!欧盟对中国部分产品加收5年费用,最高费率达99.7%

值得一提的是,玻纤并非欧盟今年首次对华收费的产品。

根据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已宣布,将提升来自中国制造的钢制车轮的费率征收,由原先的50%费用提升为67%,并且为期5年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企业对欧盟各国出口的钢制车轮达到2万个。欧盟认为,中国的钢制车轮有着巨大的优势,这让欧洲国家的产品难以有市场。

所以欧盟表示,该政策也是为了保护欧洲钢制产品的必要举措。截至目前为止,欧盟共出台了50项保护欧洲钢铁产品的措施,其中有30项与中国相关。贸易本身就是公平竞争的,但欧盟的做法,给中国钢铁在欧洲的市场施加条条框框的规定,这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欧盟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门槛,甚至还制定了专门的行业标准。在此情况下,中欧贸易开始出现下滑。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9年,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达到4.86万亿元。

但2020年前两个月,我国与欧盟(不含英国)的贸易总值同比下降14.2%,东盟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