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染工艺

SHM工作坊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染工艺

本周六与下周六,喜玛拉雅美术馆将举办两场扎染工作坊,我们将带你一同体验扎染布袋、扎染成衣。

扎染属于蓝染的一种。蓝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其工艺中又有蜡缬、绞缬、夹缬等花纹的印染。蓝染的原料是采自深山里的板蓝根叶子,将这些蓝草放在染缸里发酵制靛后用于布料的印染。“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这种工艺。

SHM工作坊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染工艺

结合扎染、蜡染等工艺,会呈现不同的纹样。而蓝的颜色也会随着染布人的控制,变化出无数的可能。

扎染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门防染技术,它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是发起于民间的手工技术,其历史悠久,并且注入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使这一传统技术源远流长。

SHM工作坊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染工艺

扎染,顾名思义,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传统扎染的完整步骤分为:建缸/调配染料、画出计划的图样、缝制、染色、固色、冲洗、晾晒等。其中最有趣的属缝制、染色这部分,制作者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染色后可以形成具有抽象美感的多样图案。

扎染工艺传承着江南文化,俗称为“蓝印花布”,这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江南地区汉族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蓝白分明,纹饰多样,极具古典素雅之美。徜徉在绿瓦白墙的江南水乡,古老的染坊晾晒刚出缸的蓝染布,随风飘动,如同走进水墨画。

SHM工作坊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染工艺

现代扎染的特征元素、审美风格更是融入了多元文化和现代科技,同时融入了艺术美。同时,现代手工扎染大多保留着传统原料,即是纯天然的草本染料,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手工艺。

这种伟大且古老的手工技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历史与价值,因其艺术性与淳朴性,对当下的艺术创作仍具有指导意义。

工作坊流程

/Step 1: 扎染工具介绍,了解扎染这一工艺以及扎染所需工具。

/Step 2: 扎染流程介绍,了解扎染的制作流程,以及详细的制作方法。

/Step 3: 设计自己的图案,根据自己的想法画设计草图,思考如何通过扎染实现自己设计的图案。

/Step 4:运用工具和材料制作,在老师和助教的协助下完成制作布袋或衣服。

/Step 5: 完成+展示,完成后的作品可以选择展示或是带回家自己珍藏。

工作坊信息

/ 扎染布袋

活动时间:1月11日(周六)

上午10:00-12:00

/ 扎染成衣

活动时间:1月18日(周六)

上午10:00-12:00

/ 活动地点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3M

丽娟实验艺术教育

/ 年龄需5 岁以上

/ 人数限20 人

/ 活动费用¥198/组

(包含一套材料)

扎染成衣会提供最大码衣服,

参加者也可自带衣物扎染。

扎染成衣报名

扎染布袋报名

SHM工作坊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染工艺

不错过每个手工坊活动

更多手工坊 点击海报进入

授课老师 吴双

SHM工作坊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染工艺

研究生毕业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

曾任明尼苏达高点版画艺术中心讲师,普瑞特艺术学院美术学校及纽约布鲁克林PS160公立小学教师,现任职于丽娟实验艺术上海校区。

亲切可爱,认真负责。熟知各类艺术媒介,运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创造出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SHM工作坊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染工艺

征稿启事call for pape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