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都不一定全懂,自動擋使用大全

現在的自動擋車開起來簡單方便,只需要掌握油門剎車和方向盤就可以了

可是對於很多新手甚至一些沒開過自動擋的老司機,自動擋使用不正確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會引起油耗無故增加

今天講講自動擋的字母含義和擋位的使用技巧?


# 自動擋的種類

換車多的老司機應該見過各種不同種類的自動擋

比如下面這種最常見的

老司機都不一定全懂,自動擋使用大全

變體的

老司機都不一定全懂,自動擋使用大全

旋扭式

老司機都不一定全懂,自動擋使用大全

隨時準備起飛的

老司機都不一定全懂,自動擋使用大全

檔位跑到方向盤旁邊的。。。

老司機都不一定全懂,自動擋使用大全

上面各種自動擋不僅僅是形式不同,字母和數字也不一樣,細心的同學應該已經發現了,不管形式和字母怎麼變化,前面的P、R、N、D都是一樣的,差別在後面的部分

大家也不用看花了眼,只需要記住自己車的檔位形式就可以了


# 常 規 檔 位


老司機都不一定全懂,自動擋使用大全

一、P檔( 駐車擋 ):掛上這個擋之後,變速箱裡面處於機械鎖止狀態

使用時間:完全停好車離車時使用P檔,或長時間停車時

注意事項:

1、只有掛入P檔才能拔出車鑰匙。所以有時候車鑰匙無法拔出,可以看看是不是沒有把P檔掛到位;

2、P檔時完全無法移動車輛,但切忌用P檔代替手剎功能,特別在坡道停車時,變速箱內的鎖止機構會一直受力,影響變速箱的壽命;

3、想從P擋掛到別的檔位,必須:開啟點火開關、踩住剎車、按住檔把上的鎖止開關(部分車型無鎖止開關),不然掛不動。

4、等紅燈時嚴禁掛P檔!如果發送追尾,輕者對變速箱造成損傷,重者損壞變速箱

二、N檔( 空擋 ):類似手動擋的空擋,發動機沒有和變速箱連接,車輛沒有動力,但可以推動車輛,下坡會溜車

使用時間:短時間停車( 一兩分鐘以內,但必須踩住剎車以防車輛移動 ),或車輛有故障需要推車或拉車時

注意事項:N擋時必須踩住剎車,如果司機離開車輛不能掛在空擋!不然可能傷害車內車外的人員甚至致命,這樣引起的事故已經屢見不鮮

和P檔的區別:N擋用於短時間停車,車輛可以推動,P檔用於長時間停車,車輛無法移動

三、R檔( 倒車擋 )

使用時間:倒車時使用( 好吧,說了句廢話 )

注意事項:需要按住鎖止開關才能掛入R檔,必須等車輛完全停住時才掛,否則可能對變速箱造成衝擊損傷

四、D檔( 前進擋 ):自動換擋模式

使用時間:想讓車往前行駛時,檔位會通過電腦自動換檔

# 特 殊 檔 位

平時開車時使用常規的四個檔位已經綽綽有餘

不過各廠家為了滿足部分車主的個性需求和部分模擬手動擋的操控體驗,又各自增加了以下特殊檔位

一、1、2、3、4檔( 限制模式 )

:電腦限制自動換擋的最高檔位,比如3就表示最高自動換擋到3檔,以此類推

注意事項:不懂的車友很容易誤解為掛到哪個數字,檔位就是哪個,見以上所述,事情不是你想象那樣滴

使用時間:

1、長下坡時,限制檔位自動升高,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原理,下坡更穩更安全,具體限制到幾檔根據坡度大小和長短而定

2、上覆雜長坡時,比如盤山路,因為盤山路彎道多,車速時快時慢,用D檔會頻繁自動換擋,這樣損傷變速箱還可能增加油耗,這時限制到合理的最高檔位就OK了

二、L檔( 限制模式 ):變速箱限制到1檔不換擋

沒有數字檔的車輛有的會有L檔,功能和使用方法和數字檔的1檔相同

三、S檔( 運動擋 ):車輛處於運動模式,動力更好但耗油

對於99.999%的車友,D檔已經完全滿足加速的要求,S檔更多是一種心理上的加速感覺

因為電腦設計自動換擋轉速更高,如果長期使用S檔,最直接的感受只有一個

臥擦!油耗見漲啊!

注意事項:很多車型的D檔和S檔沒有很明顯的掛入區別,有時經常會誤掛進S檔,筆者自己偶爾也會誤掛,開起來沒有明顯區別,但是油耗是一定增加的

四、M檔( 手動模式 ):電腦不再自動換擋,需要手動切換,模擬手動檔位的換擋體驗

只有0.0000001%的車友在0.000001%的時間會使用吧,畢竟真正手動檔車那種行雲流水的換擋感哪裡是這種東施效顰的設計能代替的( 抱歉我使用了這個成語,因為形容它實在是不能再貼切了 )

所以怎麼換擋我都懶得說了,想用這個模式的都是老司機,我不說也懂

注意事項:同樣的,D檔和M檔也沒有明顯的掛入區別,如果開車時發現,發動機轉速蹭蹭上去但車速不跟著上,感覺就是加油時加速不明顯,八成都是誤掛進M檔了,因為它不換擋啊!耗不耗油嘛,這個就不用我說了吧

自動擋學問不多,不過對於新手在摸車初期也是個頭疼的事,筆者教大家一個順口溜,方便新手記憶:

P停,R倒,N空,D走,S飆,數字上下坡

怎麼樣?學會沒有?希望下次上各位的車不至於看到下面這樣的

老司機都不一定全懂,自動擋使用大全

祝各位行車平安,用車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