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舟:黨員幹部要謹記自己的特殊“履歷”

履歷,是一個人身份要素和人生經歷的烙印,是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的“路線圖”和“座標系”。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履歷。作為黨員幹部,由於共同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的“孵化”,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殊“履歷”。這種特殊“履歷”,實際上是共產黨人精神特質的“基因譜”和“宣示書”。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告誡全黨同志要搞清楚“我是誰”,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認清自己的特殊身份和責任,謹記自己的特殊“履歷”,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做一個永誌不忘“家門”、終生奉獻“家國”的共產黨人。黨員幹部謹記自己的特殊“履歷”,最主要的是把握好七個“關鍵點”。

一是自己姓什麼——時刻謹記自己姓“馬”,是馬克思主義忠實的信仰者、傳播者和實踐者。姓名是履歷的第一要素,雖然它只是人的識別符號,但蘊含了人的價值理想和人生追求。一個人無論是張三李四王五,只要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就都姓“馬”了,就都是馬克思主義的“門生”和“信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尋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我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從在黨旗下宣誓起,也就把馬克思主義寫進了自己的信仰中。姓“馬”,最重要的是信“馬”。要虔誠的“信”,始終不忘馬克思主義“老祖宗”,矢志追求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帶著感情和責任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立場觀點方法,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把握“真經要義”,掌握“看家本領”,無論遇到任何干擾衝擊,都不能有半點將信將疑,也不能有絲毫心“馬”意轅,做到“任爾東西南北風”“千磨萬擊還堅勁”。要純粹的“信”,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和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法寶”,努力佔據“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自覺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中國社會現實問題之“的”,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做到“冷眼向洋看世界”“腹有詩書氣自華”。要徹底的“信”,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信共產主義遠大目標,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也無論是高潮低潮,都矢志不渝、初心不改,自覺抵制“過時論”“渺茫論”“失敗論”等錯誤思潮的干擾,堅決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敵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痺症,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所從容”。

二是自己出生在什麼年月——時刻謹記自己出生在中華民族大步走向復興的年代,是時代的“幸運兒”和“弄潮者”。出生年月是人生的起點,每一個人從母腹中呱呱落地時“哇”的一聲啼哭,就拉響了人生的“啟航笛”。儘管每個人的出生年月不盡相同,並由此烙印著不同的生命“年輪”,但黨員幹部要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無論是“70後”“90後”還是“00後”,也無論是“狗”娃還是“羊”妞,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生年月,這就是都出生在民族復興的年代,出生在激情燃燒的歲月。習近平總書記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生逢“盛世”,最重要的是共舉“盛事”。謹記自己這個特殊的“生辰”,就要時時展示出“革命者永遠年輕”的颯爽英姿,始終保持火熱的奮鬥激情和旺盛的革命鬥志,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不退縮、不服輸,敢於越“婁山關”、破“臘子口”,做一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不懈奮鬥者。就要時時煥發出“不負韶華、只爭朝夕”的進取風貌,始終保持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捨我其誰的責任感,在任何風險挑戰面前不膽怯、不懈怠,敢於踏“地雷陣”、闖“荊棘林”,做一名“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敢衝鋒者。就要時時迸發出“以身許黨、以身許國”的熱血豪情,始終充滿對黨的赤誠之心和對祖國的赤子之情,在任何風浪考驗面前不動搖、不偏向,敢於亮“七尺劍”、打“血刃仗”,做一名“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無畏奉獻者。

三是自己的籍貫在哪裡——時刻謹記自己的祖籍在中國,是一個無上榮光的炎黃子孫。籍貫是血脈的衍生之地、情感的寄託之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祖籍,都有自己牽掛的故鄉。但作為一個黨員幹部,就應該跳出狹隘地域的侷限,不僅要記住自己的“小家鄉”,更要記住自己的“大家鄉”,把泱泱中華看成自己的祖籍,把巍巍華夏當成自己的故鄉。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愛國主義“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記住自己的籍貫在中國,就要突破“家鄉情”對自己的牽繞,提升祖國在心中的位置,進一步明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道理,自覺做到大“家”重於小“家”,不僅要眷念家鄉的小橋流水人家,更要把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看得“重千鈞”,從而永遠保持一顆不變的“中國心”。就要突破“巴掌山”對自己的遮擋,增強全局在心中的分量,進一步形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自覺做到全局重於一域,不僅要種好自己的“責任田”,更要做到“計利當計天下利”,從而更加自覺地服從大局、維護大局、促進大局。就要突破“小圈子”對自己的束縛,拓展事業在心中的空間,進一步修煉“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偽事”的品質,自覺做到責任重於泰山,不僅要講“家鄉情結”,更要具有“家國情懷”,杜絕搞團團夥夥、拉拉扯扯的歪風,從而形成風清氣正、團結和諧的政治生態。

四是自己的政治面貌是什麼——時刻謹記自己在鮮紅的黨旗下宣過誓,是一名立志為黨奮鬥終身的共產黨員。政治面貌是一個人最本質的身份特徵,共產黨員稱號是黨員幹部身份中最閃亮的“名片”。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就意味著擔當了“當先鋒”“打衝鋒”“做犧牲”的責任。人們常說,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這種特殊材料,就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神、品質、風骨、氣節和膽魄。謹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最重要的是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把解答好“入黨為什麼”“為黨幹什麼”作為終身課題。解答“入黨為什麼”課題,就要清醒認識入黨不是為了追趕時髦,也不是為了裝飾門面,更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為了使自己在人生目標上多一些“登高”的追求,在服務人民上多一些“關情”的責任,在危難時候多一些“逆行”的勇氣,在為人處事上多一些“克己”的底線,從而造就無愧時代、無愧人民、也無愧自己的精彩人生。解答“為黨幹什麼”的課題,就是要清醒認識入黨後不能隨心所欲,不能得過且過,更不能“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而要努力當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築夢人”,當好帶領人民砥礪奮鬥的“拓荒者”,當好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守護者”,當好維護黨旗尊嚴的“護旗手”,當好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鬥角士”,真正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興黨。

五是自己從事的是什麼職業——時刻謹記自己的職業是為人民服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民公僕”。職業是施展才華的平臺,是放飛理想的空間。不同的職業成就不同的人生,托起不同的夢想。作為黨員幹部,雖然我們的職業崗位有所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職業稱號,叫“人民公僕”。“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履行好“公僕”職責,就要樹立正確的群眾觀,真心實意把人民群眾當親人、當老師、當“長城”、當“上帝”,不僅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而且要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不僅要誠心為人民謀利,而且要虛心拜人民為師;不僅要敢於“為民作主”,而且要善於“讓民作主”,真正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就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清醒認識權力是一件“公用品”,不能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是一份“責任書”,必須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是一把“雙刃劍”,要時刻織密監督的“天網”;是一件“身外物”,不能被它一時的光環所迷惑,真正做到“許黨許國,報黨報國”。就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自覺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真心實意紓民困、解民難、排民憂,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不搞急功近利的顯績工程,不搞曇花一現的“盆景”工程,真正做到“敢作敢為,善作善為”。

六是自已是什麼樣的學歷——時刻謹記自已隨時面臨“本領恐慌”的危險,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在讀小學生”。學歷是一個人學識水平的標籤,但不是標準。在實踐不斷髮展、時代不斷進步的今天,“文憑並不代表水平”已成為社會共識。毛主席早就說過,每個人的知識“店鋪”要經常“進貨”,不然就會開不下去。習近平總書記也深刻指出:“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因此,雖然我們黨員幹部都有不同的學歷“招牌”,有的是博士,有的是碩士,有的是本科,但那都是“過去時”。現在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學歷,那就是“學生”,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在讀小學生”。當好小學生,就要時刻保持對學習的虔誠之心,始終對真理“高峰”和知識“海洋”充滿由衷嚮往,時時保持“求知若渴”的衝動、“懸樑刺股”的自覺、“不恥下問”的胸境,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冷清和“獨上高樓”的寂寞,真正做到志存高遠、意真情切。就要注重磨練對學習的持久韌勁,不懼怕“學海”的無邊和“書山”的險峻,努力養成“釘釘子”鑽勁,培養“馬拉松”耐力,發揚“磨刀石”精神,即使“衣帶漸寬”也“終不悔”,儘管“消得人憔悴”也情願,真正做到鍥而不捨,永不停歇。就要努力培養對學習的靈感悟性,時時保持對“新知”的好奇和對“真諦”的追尋,努力培養“觸類旁通”的敏感、“沙裡淘金”的能力、“心有靈犀”的靈性,善於在學習和實踐中“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找到真諦,真正做到學有所悟,學有所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的掌握好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練好履職盡責的“幾把刷子”,走出“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

七是自己有哪些工作經歷——時刻謹記自己必須時刻聽從黨召喚,是黨“擰”在哪兒就“釘”在哪兒的“螺絲釘”。工作經歷體現著一個人成長的“足跡”和進步的“軌跡”,是履歷中最“耀眼”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經歷,都把過去工作過的地方和單位看成自己事業的“出發地”,成長的“根據地”、記憶的“黃土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告誡黨員幹部要當好“奮鬥者”,做好“答卷人”。因此對於黨員幹部來說,自己在哪些地方工作過,幹過哪些崗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不是真正履行了造福百姓的責任。要做一顆閃光的“螺絲釘”,就要謹記自己在工作中應有的“角色”定位。要謹記自己是全局“大棋盤”中的“一粒子”,無論當“將帥”、作“車馬”、還是為“兵卒”,都要心安理得、盡心盡力,做到善於講大局、破殘局、開新局,努力為走活“一盤棋”貢獻力量。要謹記自已是黨員先鋒隊的“一份子”,無論是進與退、沉與浮、得與失,都要寵辱不驚,心懷坦蕩,做到敢於跳“糠蘿”、走“低處”、上“一線”,努力為黨的“一面旗”增光添彩。謹記自己是事業“大廈”裡的“一塊磚”,無論是打“基腳”、砌“牆面”、還是作“樑柱”,都要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做到安其位、盡其能、顯其用,努力為建好“一座樓”提供支撐。謹記自己是單位“大家庭”中的“一成員”,無論是對長輩,對同輩,還是對晚輩,都要以“情”相待,視若親人,做到知冷暖、共憂樂、如手足,努力為實現“一家親”傾情出力。

黨員幹部以上這些特殊“履歷”,蘊含著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流淌著共產黨人的“紅色血液”,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在新時代征程中砥礪奮進、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特殊“資本”,也是我們黨能夠受到人民衷心擁護、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獨特“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已是誰,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一個政黨、一個黨員也應如此。黨員幹部謹記自已的特殊“履歷”,目的就是要在思想和行動上真正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人生重大課題。因此,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謹記自己的特殊“履歷”,不忘自己的特殊職責,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努力為自己的“履歷”增添新的亮色,為自已的“履職”增添新的光彩。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原巡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