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稀见的《南宋溪口窑神仙纹双系耳瓜形罐》展赏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口窑,乃为龙泉窑三大窑系之一。其于南宋时期达到鼎盛,故通常以南宋溪口窑称之。其窑址位于龙泉市南约40公里处之溪口村。

溪口窑烧制的瓷器特点是器物一般制作平整而光滑,纹饰以刻花为主,饰样繁多,有大量小开片纹,早期产品与越窑非常象。北宋中期后龙泉窑取代越窑成为青瓷最主要的产窑。到北宋中晚期,龙泉与北方的耀州瓷有相似处。在釉上,北宋用石灰釉,南宋用石灰碱釉,前者施的釉薄,后者釉厚。粉青釉即后者,可取得如玉般的效果。 其胎有白色和黑色两种,其中黑胎里加了紫金土,使得一些黑胎的颜色其实具有深红锗色,而不同的胎色对釉色也会起反衬作用。

宋代溪口窑瓷器,遗存量相对较少,器形多种多样,有大有小,瓶、罐、炉,杯盏、碗等皆具。是故,今日赏瓷,便将愚帐中所藏几件罕见器形的溪口窑瓷器之一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鉴赏,以飨藏好。

鉴赏此器。可见其乃双系耳,小侈口束足,长腹鼓圆,如瓜之罐形。通高约33厘米,器形相对较大。其制胎规矩,兀立挺拔,稳重大方。其身各有鱼脊状突起两条,另有堆塑人物纹两个,皆为相同,其人物着宋装,长须飘逸,身背剑,手执佛子,俨然一尊神仙,从其整体形象来看,极似道家人物吕洞宾,因此,此罐极可能为八仙纹套罐之一。

续观其身,其乃淡青釉,釉色略见泛红,布满百圾碎般的开片纹,开片自然,老相十足,纹饰凸起棱处可见露胎,釉水较薄,凹处有堆釉现象。整体釉色呈亚光,釉面光滑然包浆凝重自然。其胎质相对略粗,然胎质十分紧实,呈深锗红色,当为黑胎之类。是故,从器形、纹饰、釉相、胎相等整体综合判断,其具备溪口窑之典型特征,盎然老相,极其自然,应为南宋早期溪口窑出品,其门大开矣。

一番鉴赏,实物实证,无需赘述,此“溪口窑神仙纹双系耳瓜形罐”,诸般特征皆无可质疑,检索全网,亦未见有所披露,可谓一件较为难得的,南宋溪口窑精品完整器,十分值得珍藏矣。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挺拔仙纹瓜形罐 ,溪口窑制南宋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