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邓超爸爸,孩子能不能行先看家长!


《银河补习班》邓超爸爸,孩子能不能行先看家长!


《银河补习班》这部片子豆瓣评分只有6.3,很多人批评说它是一部烂片,逻辑不通,简直就是一碗没有营养的毒鸡汤。

对于这种观点,我只能说仁者见仁。也有些人看完陷入沉默,甚至泪流满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年少的挣扎,对于学习,更是深有体会。

这部片子的争议恰恰说明它有可取之处,大家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对现实教育方式的思考从未停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对中国家长的期盼。

爱之深,责之切,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可谓煞费苦心,然而很多时候事倍功半。

《银河补习班》邓超爸爸,孩子能不能行先看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剧中邓超饰演的爸爸马浩文并没有特别优秀,生活工作搞得一团糟,老婆离婚,工作被开。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难以量化,

等马浩文从监狱里出来,儿子马飞(白宇饰演)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废材。

但是马浩文却没有放弃,他坚信儿子是优秀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儿子从废材变成了人才。

当然,电影中难免有些理想情节。马浩文帮儿子逃课,为了儿子跟老师发生争执,考试前带儿子去看航展,这种种看起来叛逆的行为,我们姑且不说。

就凭他身上的一个优点,马浩文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爸爸。

这个优点就是好学的好习惯。

好学的人身上散发出自信的光芒,他能够轻松地展示知识的魅力。

马浩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因为东沛大桥坍塌入狱,但不是因为他技术不行,而是因为被人诬告。出狱后,他为儿子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回自信。

《银河补习班》邓超爸爸,孩子能不能行先看家长!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老厂区要拆除,一群工程师带着工人争论不休,找不到合适的爆破点。马浩文只用了两分钟时间,轻松搞定。

要知道承包工程那群人可不是什么善茬子,儿子马飞领教过他们的无赖,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又不知道会惹上什么麻烦。他神情中充满恐慌和担忧,劝马浩文赶紧离开。

但是很快,马浩文用实际行动解除了儿子的顾虑。他不但解决了问题,还挣到了八百块钱。对于爆破点的寻找,马浩文只用了一个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当包工头拿着八百块钱递给马浩文的时候,他自嘲说了句话,我就是头猪,喜感倍增。

这时候马浩文也说了句话,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全剧亮点太多,最实在的就是这句话!

当然他没忘记跟儿子解释,这就是一个初中知识点,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

从爸爸身上看到知识的魅力,儿子马飞坚信,爸爸的桥梁从来都没有塌过。

家长的爱好就是孩子最好的启蒙。


所以,当马浩文帮儿子梳理完学习计划之后,他就没在多管。没有问题他每天学了多少,

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早一夕能够完成,毫无疑问,马浩文是一个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的人,剧中只有一个镜头告诉我们。

那个晚上他跟儿子偷偷溜进屋里,不明真相的邻居来到家里吵闹,那个吵闹的画面背景是一堵满满的书墙。

那些书已经布满了灰尘,但是结结实实码在墙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他曾经挑灯夜读的情景。

一个热爱学习的爸爸,很容易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因为家长的爱好就是孩子最好的启蒙。

所以,当马浩文帮儿子梳理完学习计划之后,他就没在多管。没有问题他每天学了多少,也没有要求他每天必须背诵多少课文,完成多少作业。

整个学习计划的执行,全在儿子马飞一个人。

马飞在学习,他在绘制图纸,马飞的学习环境是安静而纯粹的,这样的夜晚很美好。

父子二人一个在运用知识,一个在吸收知识,他们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知识的平静与美好,感受学习的乐趣。


《银河补习班》邓超爸爸,孩子能不能行先看家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马飞从那些干巴巴的知识找到了新鲜和乐趣,他爱上了学习。

言传胜于身教育,大人做什么,孩子都悄悄看在眼里。马浩文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学习是一件平常又快乐的事情。

孩子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是全程监督催促,更不是刷手机式的陪伴,而是家长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爱。

假如剧情到此结束,我们不谈理想,不谈结局,回到现实。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即使无法摆脱现实题海战术,离不开高考的规则,他也一样能游刃有余。

就像剧中的马飞一样,没有父亲的监督,他一样挑灯夜读,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那些别人家的孩子,那些学习轻松自在,成绩却从来都不差的孩子,他们背后大都有一个爱学习的家长。

试想一下看你是不是精彩听到这样的评论,他妈妈是教师,他爸爸是医生,他爸爸是工程师......

其实,他们家长是什么职业不是关键点,他们热爱学习,家里有学习的氛围才是重中之重。

孩子能不能学好是时间问题,孩子能否爱上学习先看家长。

醉心文字,专写岁月情深。情长纸短,我们慢慢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