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耐高溫的玉米品種,畝產超800公斤,農民說它七級大風颳不倒

玉米又到了收穫的季節,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5億畝。玉米已經成為了種植面積和產量的雙霸主。我國南北跨度大,因此也就導致了南北玉米作物的品種和成熟茬數的不同。像黃淮海平原,是我國的糧食主產區,這裡的玉米種植面積,也達到了1.6-1.8億畝。這裡的玉米主要以一年兩熟為主。不過近幾年因為天氣乾旱的厲害,對玉米的產量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耐寒耐高温的玉米品种,亩产超800公斤,农民说它七级大风刮不倒

因為今年有些地方遭遇乾旱,導致玉米的產量雖然不減,但是品質上二類苗和三類苗居多。這就註定了玉米的成熟度受到了拖累,本來糧食價格就偏低,雖然價格略有增長,但是品質和價格是掛鉤的,還有什麼方法能多賣點錢呢?

耐寒耐高温的玉米品种,亩产超800公斤,农民说它七级大风刮不倒

那就得適當的晚收穫一週到10天,因為玉米的成熟時期分為乳熟期、蠟熟期和完熟期,這三個時期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幾個時期中,完熟期是最佳的玉米收穫期。因為玉米有一種自帶的“假熟”情況,這時候玉米的苞葉變白,讓人乍一看去已經成熟了,但是這個時候的玉米籽粒並沒有停滯灌漿,這時候玉米的籽粒中有著不少的水分,能達到2-3成,如果能錯過乳熟期,等待十天左右,待到苞葉變白色且鬆弛的時候,這個階段的玉米籽粒重量是最高的,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的玉米產量在最高值。

耐寒耐高温的玉米品种,亩产超800公斤,农民说它七级大风刮不倒

這也就總結出一個規律:按照玉米成熟期的時間再加上10天,就是收穫玉米的最佳時間了。那除了在收穫時候需要注意,能不能從種子開始,就為玉米的豐收和高產留下伏筆呢?

耐寒耐高温的玉米品种,亩产超800公斤,农民说它七级大风刮不倒

這裡,介紹一種玉米新品種:秋樂368(國審玉20176035)。

秋樂368具有適應性廣,抗性強,耐高溫乾旱,高產和極高的千粒重的特點,有農民開玩笑的評價秋樂368,說它“秋樂368就是好,七級大風颳不倒”。雖然農民喜歡說話幽默,但是農民說話也最為樸實,這也體現了秋樂368的優勢。

耐寒耐高温的玉米品种,亩产超800公斤,农民说它七级大风刮不倒

秋樂368和另外一個農民很熟悉的鄭單958相比,在華東地區的出苗到成熟,需要128天,而黃淮海地區的夏播玉米區從出苗到成熟需要103天。對比鄭單958早2天和一致。

秋樂368在華東地區全株高312釐米,穗位高129釐米,穗行數16行左右,百粒重37.8克,秋樂368為紅軸大棒玉米品種,千粒重能達到400克。在黃淮海的夏播玉米區種植時,秋樂368的株高299釐米,穗位高109釐米,穗長17.5釐米,穗粗5.0釐米,穗行數16行左右,百粒重35.7克。

耐寒耐高温的玉米品种,亩产超800公斤,农民说它七级大风刮不倒

秋樂368中抗鐮孢莖腐病、抗鐮孢穗腐病、感大斑病、感小斑病、絲黑穗病和高感灰斑病。

秋樂368在2014-2015年度的東華北春玉米區域種植試驗中,獲得了兩年平均畝產822.7公斤的佳績。之後,在2016年的生產試驗中,獲得了平均畝產786.6公斤的成績,並且2016年是一個高溫年份,秋樂368高溫年份無花粒,表現最為突出。

耐寒耐高温的玉米品种,亩产超800公斤,农民说它七级大风刮不倒

秋樂368在栽培時候,東華北春小麥種植區要注意,要選擇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來栽培,最適宜播種的時間為每年的4月下旬,建議種植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當夏玉米種植時候,它的種植密度保持在每畝4000-4500株,建議種植時間在6月15日之前最為適宜。

耐寒耐高温的玉米品种,亩产超800公斤,农民说它七级大风刮不倒

秋樂368適合在吉林、除東部山區和沿海外的遼寧、內蒙古赤峰和通遼、山西、河北北部、北京、天津、河南、山東等東華北春玉米區種植。種植時,要注意防治灰斑病、大斑病和絲黑穗病。在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陝西關中、陝西南部、安徽和江蘇淮河以北地區等黃淮海夏播玉米區種植時,需要注意防止玉米瘤黑粉病、粗縮病、小斑病、彎孢葉斑病、絲黑穗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