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气污染物做“CT”海宁让污染源“无处藏身”

给大气污染物做“CT”海宁让污染源“无处藏身”

“天眼”向大气射出一道激光,附近方圆5公里的颗粒物污染源分布情况逐一显现;地面的“侦察兵”出动,全市地上垂直方向10余公里范围内大气中的颗粒物分布情况和浓度清晰可见……这个用“黑科技武器”构筑的大气污染源监控网,正是海宁试运行的“蓝网工程”。

“监测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容易,但查找大气污染的源头难。”海宁市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大气治理的不断深入,PM2.5浓度下降瓶颈问题越来越明显。目前环保部门掌握的监测数据大多是反映整个区域的数据,难以由此判断污染源头。“为找出污染源头,环保部门每每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即使如此,收效仍甚微。”

大气污染治理能不能用上科技武器?去年以来,海宁探索“物联网+5G+大数据”等智慧环保监管模式,借助雷达走航、颗粒物监测扫描雷达、无人机航拍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建设“蓝网工程”——“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控系统”,对大气污染源实行精准溯源,从而锁定目标实施靶向治理。

一块大屏幕上闪烁这无数个不同形状绿色的标识,三角形代表新建的扬尘站,正方形代表12个镇(街道)空气监测站……在海宁市“蓝网工程”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了这个黑科技的“真面目”:它由1个指挥平台系统,1台监测半径5公里的颗粒物扫描雷达,10个颗粒物监测站点,和移动走航车与无人机系统搭建组成。

给大气污染物做“CT”海宁让污染源“无处藏身”

“颗粒物扫描雷达就像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做了一个‘CT’扫描诊断。”海宁市生态创建办相关工作人员说,雷达如同探针,所发射的激光在击中气溶胶和云时会产生散射,接收端仪器可识别出沙尘、云和局地污染物等信息,能立体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分布情况和浓度。雷达扫描图会利用不同颜色对污染程度进行区分,污染越重颜色越深。

给大气污染物做“CT”海宁让污染源“无处藏身”

污染源“无处藏身”。“市区东山公园附近出现雷达热点,请核查。”一旦出现站点数据异常和雷达热源后,“蓝网工程”指挥中心的数据分析人员就会发送异常情况。运维人员接收到异常任务后,立即驾驶走航车赶赴污染点。“该区域西南侧工地围挡不全,有大量扬尘。”核查后的情况将及时上报,由生态创建办对问题进行审核,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至具体责任单位、属地落实整改。

此外,“蓝网工程”还接入了餐饮油烟自动监测平台,后续也将接入企业污染自动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从污染物排放监测到治理监测的延伸,有效解决环境监管“最后500米”难题。“平台还为后期其它污染平台接入预留了端口,助力实现多平台联合战。”截至3月底,海宁市空气优良率已达96.7%,同比提升12.4个百分点;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微克/立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