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林绿山青,天蓝水碧,空气清新。时下,行走在怒江两岸,抬眼望去,皆是一幅山水相依、绿色宜居的生态画卷。


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好怒江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绿色生态颜值不断提升


每天傍晚,65 岁的祝波益喜欢沿着六库滨江生态走廊散步,“近几年,怒江真是一年一个样儿,水越来越清,山越来越绿,生活越来越好。”他欣慰地说。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是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喜人成就的佐证。


近年来,我州紧扣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战略定位,以加强森林、湿地和草原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主线,以沿路、沿江、沿城镇的“三沿”绿化和景观提升为抓手,重点实施怒江美丽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大会战、面山绿化建设、退耕还林、“怒江花谷”生态建设等工程,全力开展国土山川“大绿化”。全州林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林木绿化率、林分平均蓄积量3 个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二位,森林蓄积居全省第四位。


3 月31 日,有摄影爱好者在福贡县马吉乡境内拍摄到鸬鹚在江边栖息的画面,生态怒江又一次迎来了新朋友。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国家珍稀濒危鸟类黑颈鹤在丙中洛觅食,亚洲金猫、云豹重现山岭,戴帽叶猴、高黎贡羚牛出没山林,濒危植物滇桐种群在密林生长……近年来,随着我州生态修复和“怒江花谷”生态建设成效凸显,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改善,各类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不断改善,怒江的莽莽群山已成为各种珍稀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乐土。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每年,南来北往的游客饱览了怒江的风光后,这样形容怒江的生态之美。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原始森林绵延起伏,山涧清泉潺潺流淌,乡间村落一派生态美景。如今的怒江,绿的让人心醉,美的让人心醉。”曾多次到怒江旅游的四川省泸州市市民曾先生说。


绿色生态理念入脑入心


让峡谷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是怒江儿女的共同心愿。

州委、州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怒江要发展,必须要把植树造林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2 月15 日,全州“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全面启动,全州干部职工和搬迁群众闻令即行,上山造林,在一片片“伤疤地”上种下孕育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层层梯田上,稚嫩的幼苗将迎着春风,沐着朝霞茁壮成长,铺展开怒江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绿色篇章,为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深度贫困歼灭战注入绿色动能。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当地护林员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努力为贡山县生态建设增添一道别样的“绿景”。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作为一名护林员,我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在平常巡护当中,认真巡护好贡山县的山山水水。”丙中洛村二组小组长、护林员熊玉新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州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生态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在怒江和澜沧江峡谷两岸开展“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确保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同步推进。通过组建182 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启动怒江、澜沧江两岸30 万亩生态修复治理,带动2 万户6 万人参与实现收益,让沿江两岸绿起来、美起来,让贫困群众富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州上下的共识和行动。全州干部群众把生态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坚持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并重,扎实推进全州林业生态脱贫攻坚行动,选聘3万名生态护林员参与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管护,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带动3万户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增收,随着生态护林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森林火险、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资源案件大幅减少。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独龙江乡发展种植草果、重楼等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路径。我们要努力让独龙族群众在绿水青山里创业增收。”独龙江乡党委书记余金成说。


原标题: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幸福!

审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