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区群策群力 助推企业复工达产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鼠年伊始,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举国上下奋起抗疫。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马鞍山市博望区迅速行动,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后,全区上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控疫情不松懈的同时,抽调135名机关干部,组成25个企业复工复产帮扶组,从招工、税收、融资、物流等多方面着手,全力推动辖区企业复工达产。

全区聚力 帮企业复工达产

自2月9日起,区委区政府成立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组建多个工作小组,对全区工业企业做到帮扶全覆盖,并按照“领导包干,帮扶小组各负其责,各镇、高新区肩负起属地责任”的原则,形成工作合力,科学合理开展企业复工工作。各帮扶小组按照“专员+专班”的模式,对每家复工企业上门指导,加强帮扶精准度,提高企业复工质量。各小组坚持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四员”,即做好监督员,对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好宣传员,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相关政策;做好服务员,收集汇总企业在招工用工、资金贷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帮扶意见并协助解决;做好采集员,全面了解企业在项目投资、兼并重组等方面的计划和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为全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数据信息支撑。同时,在人财物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由地方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牵头制定金融扶持工作方案,建立信息收集和分发对接的机制,让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有渠道;全面收集对接企业用工信息,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和本地职工无法外出就业难题,用本地就业化解用工困难。

部门给力 助企业复工达产

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此时送上部门精准服务尤为重要。在此期间,区税务、人社、司法等部门主动作为,共同帮助企业破除困难。

马鞍山宏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耐火材料的企业,在其复工后,收到许多紧急订单。但由于物流受阻,货物在下游链条的销售周转受到影响,账上一时回不了款。得知情况后,区税务局主动上门,送去了疫情防控期间国家的优惠政策,同意企业申请延期缴纳税款41万余元,帮助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紧缺的问题。区税务局以提高涉税信息平台有效利用率作为重要抓手,精准研判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为“个性化”服务企业提供滴灌式精准帮扶。

当前企业复工最为紧缺的就是“人”。为帮助企业缓解复工后用工荒,博望区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方案,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摸排,将有用工需求的几十家企业的招聘信息在省内多家网站发布;同时该区采取线上招聘和线下复工复产企业专场招聘会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挖掘本地人力资源潜力,鼓励引导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就地就近就业;该区还配备人社服务专员,帮助企业做好招聘用工各项工作。通过综合施策,解决了马鞍山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用工问题。

受疫情影响,博望区部分民营企业造成订单未按期兑现,以及劳务纠纷、银行贷款逾期等系列问题。针对这些司法纠纷隐患,该区司法局积极统筹调度律师、调解等基层法律服务力量,主动介入复工企业,全面掌握复工企业清单,收集企业和劳动者法律问题,为复工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三镇助力 推企业复工达产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博望镇多管齐下全力支持和加快组织企业复工复产。该镇组建12个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小组,摸清企业用工需求,重点解决用工难题;同时着力抓好员工保障,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一人一表”台账,明确复工后管理规范,做到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复工达产。

为稳妥推进辖区内复工企业人员、车辆安全有序流动,丹阳镇主动对接企业和各卡口,为返工人员畅通渠道;针对企业用工难等问题,丹阳镇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做好与就业保障部门的无缝对接,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帮助企业尽快恢复产能。

新市镇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全力服务和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该镇向企业及时宣传疫情防控指南和复工复产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高效解决企业所需。同时,还积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生产设备,采取机械化逐步替代人力的办法,以科技进步补充员工人数不足的问题,补齐用工缺口,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