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原产于中亚地区的哈密瓜,早年引入新疆哈密,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逐渐适应了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生态环境。

但今年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和平村、回龙乡浒洲村,共同引进哈密瓜新品种国密142625,种植面积达80亩,通过大棚高密度立体适应性栽培,种植获得了成功。现将该哈密瓜品种大棚内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1特征特性

该哈密瓜品种全生育期120多天,根系发达、耐热性好、适应性强、抗逆性、抗病虫性较强,株高2m以上,茎蔓较粗,叶片较大、叶色浓绿、一般开花在10-13节,每株可产哈密瓜1~2个,成熟瓜果中等大小,橄榄球形,重2.5~3.5kg,果皮厚度中等,果皮绿色,果肉浅绿、脆、嫩,果味清甜、香气较浓,甜度较高,可溶性糖度可达15-17度。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2栽前准备

2.1 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道路完善、肥力较高的稻田或菜园(忌与茄科、葫芦科作物连作),种植前要翻犁晒白、整碎、整细,四周挖好排水沟。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2.2沟施基肥;及时铺膜

瓜地整成畦宽1.0-1.1m,在畦中央拉沟,沟深20-25cm。将腐熟有机肥1000kg/亩、标准复合肥20-25kg/亩、拌土混合施入沟内,将沟填平,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畦,待苗移栽。定植前,选择宽100cm中央黑色的地膜,覆盖在畦面,两侧距离沟底约10cm,沿沟壁向上铺,地膜紧贴地面,压平、压紧,等待定植。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2.3大棚建造

瓜地建设标准大棚,采用热镀锌管,管粗3.0cm,边高2.0m,顶高3.0m,立柱间距2.5m,棚宽6.0m,弧管间距1.0m,大棚间、立柱上安放水槽排水,畦面铺设滴灌设施,棚面建成弧形便于抗风、采光及防止积水。大棚建好后,提早盖膜,能提高地温和保持土壤湿度。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3培育壮苗

3.1 营养土配制

用稻田土+农家肥(腐熟动物粪便)+草木灰,比例为3:2:1。混合前分别过筛,混合后用多菌灵消毒并浇适量水,湿度达到用手握成团,撒手散开为宜。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3.2种子催芽与播种方法

2月中旬,选择饱满的哈密瓜和南瓜种子,在阳光下晾晒1d,分别倒入各自的容器内(南瓜种子比哈密瓜种子提早浸种3d,并提早播种),用多菌灵配成500倍液,浸种1h(南瓜浸种1.5h),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加入40℃温水,边倒边搅拌,直至水温降到30℃浸泡4h(南瓜种6h)捞岀,置于30℃的恒温催芽24h(南瓜种30h)后,破口露白后,分别播种。播种前,先在营养袋内装营养土,至离袋口2cm处压实,用40℃温水浇透,将破口的种子平放在袋中央,覆上一层经消毒的细土。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3.3选定砧木与及时嫁接

哈密瓜嫁接苗比实生苗更适应闽北气候,南瓜砧木根系发达,茎蔓粗壮,比较适宜南方哈密瓜的健康生长发育和抵御病虫害发生。2月中旬,在大棚内进行育苗,育苗时采用当地南瓜种子与哈密瓜种子间隔3d播种,南瓜种应直接播种在已装满营养土的营养袋里,18-20d后,当苗有10cm高,苗长出2片真叶时,用哈蜜瓜苗作接穗快速嫁接到已栽南瓜砧木苗上,并在畦面上码放整齐,7-10d后嫁接苗成活,苗龄在30d以内。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3.4苗床管理与定植标准

哈密瓜嫁接苗床要适时喷浇温水,建阳的早春,温度很低;白天要密闭温室,逐渐提高温度达25℃~30℃。晚上控制在10℃以上,温度过高可适当通风。3月下旬进行定植(3.5~4.5叶),株距40-50cm,行距80-100cm,高密度栽植1600株/m²。移栽时连同营养土一起移入,并结合浇透定根水时,用多菌灵配成500-600倍液灌根,再覆土封穴。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4田间管理

4.1肥水管理

生长前期,适当控水、控肥,蹲苗15~20d,培养壮苗,再施入腐熟有机肥500kg/亩,复合肥20kg/亩,K₂SO₄越5kg/亩随后覆土浇水。盛花期喷施500倍液KH₂PO₄约2~3次,间隔期7~10d。伸蔓期至坐果期,10~12d灌水1次,膨大期8~10d灌水1次,灌水量达到沟深的2/3为宜。浇施膨瓜肥,复合肥15kg/亩,防止后期脱肥。成熟前10-20d,喷施KH₂PO₄约500g/亩并停止灌水。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生长后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端午季节雨水丰富,虽生长在大棚内,没有直接接触雨水,但及时排水是哈密瓜后期大田管理的关键;如果积水时间太长,根系很容易被浸泡造成缺氧窒息,全株枯死。排水方法可在大棚四周开挖水沟,不得使雨水倒流进瓜地内,保持瓜地干燥为佳;如果瓜地空气湿度过大,要在天气转好的情况下,可卷起四周薄膜,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防止病虫害的爆发发生。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4.2茎蔓管理

引蔓当瓜蔓生长至50cm长时,在畦面中央的地面和距离畦面高1.2~1.5m高的位置,各引一条平行于畦面的8厘铁线,在每株哈密瓜边上下连接一条玻璃丝绳,并把哈密瓜的龙头引向玻璃丝绳,使其茎蔓能围绕丝绳攀沿向上发展。整枝打杈整枝、打顶、摘心、抹芽、减除侧蔓等工作,对提高哈密瓜的个体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建阳采用单蔓整枝,主蔓不摘心及时摘除第10节以下的侧蔓与新芽的办法。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花期授粉采用人工授粉,当雌花开放后,把当天新开的雄花,剥去花瓣,将雄蕊往10-13节位上的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坐瓜管理在子蔓的瓜前留2片叶进行摘心,主蔓不摘心。后期生长的顶端侧芽1个,留用功能叶,防止因整枝打杈工作造成老叶功能性衰退,瓜果生长受到影响,留些叶蔓使其能覆盖果实。当哈密瓜生长至鸡蛋大小时,及时用玻璃丝绳索将瓜蒂上方适当的分支处捆绑,将瓜吊于上方的铁线上,坐瓜只留1~2个,其余抹除。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5病虫防治

5.1幼苗期病虫害

猝倒病猝倒病是哈密瓜苗期的主要病害,发病初期用百菌清+阿米西达各1000倍液喷施,5~7d再喷施1次。蚜虫新叶达到5~10虫口数量,用呲虫啉或啶虫脒800倍液喷施,7-10d再喷1次。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5.2生长期病虫害

蔓枯病该病为南方哈密瓜发生的主要病害,防治可在茎部病斑刮去患部,用百菌清和清水调匀涂压,叶部发病用密菌酯1000倍液喷雾,7~8d后再1次。霜霉病发病初期,可用霜霉威盐酸盐800倍液+猛锌•烯酰1000倍液,间隔5~7d再喷1次。白粉病发病之初,用苯醞甲环500倍液+戊醴醇4000倍喷雾,间隔6~7d再喷1次。

哈密瓜大棚高密度立体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不妨来了解一下

6适时采收

6月下旬,哈密瓜成熟度已经较高,含糖度大多达到15%以上,可选择晴好天气的上午或傍晚,对颜色浅绿,裂纹展开的哈密瓜小心采收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