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在中國四大著名道觀之一的四川三臺縣郪江鎮雲臺觀山下,有一座名為“玉帶橋”的三拱古橋。 專家根據史料推算,這座古橋已有500多年曆史。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玉帶橋與其它古橋的最大區別,在於當地村民為了保證玉帶橋既能通行機動車,又不影響古橋原貌,在距離橋面12釐米高的間距上,加了一層鋼筋水泥路面。這樣一來,水泥橋面下的古橋不會受一點損壞。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玉帶橋橋拱裸露部分風化嚴重,深紮在橋墩石條縫隙裡的大榕樹與近在咫尺、古樹蒼翠的雲臺觀相扶相依,宛如身在古時,給人一種時空交錯之感。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橋下的河道叫草山灣河,河面並不寬,水也不深。這條河古時一定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否則就沒必要造橋了。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玉帶橋看似簡樸。但當地幾位耄耋老人卻眾口一詞,說玉帶橋與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初建的雲臺觀年代一致,已經有800多年曆史,依據是1967年才被毀的建橋碑上記載。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家住雲臺村3組的黃仁雲說,家譜記載,他們祖輩是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人,南宋初年(公元1128-1142年)被強行遷移至三臺縣。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道人趙肖庵入山,嘉定三年(1210年)建大殿時,因建築需要的大量石條都來自草山灣河對岸的山上。趙肖庵建這石橋用來運輸石料。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林高生大爺說,玉帶橋地處河谷地帶,橋拱也不高,但夏季洪水從來就沒漫過橋面,從來沒有發生過水災。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草山灣河下游為錦江,錦江支流眾多,主流源頭在三臺縣方埡鄉草山彎,流入觀橋鎮和原安居鎮境內,最後在郪江場鎮北端匯入郪江。沿河兩岸植被茂密,綠樹成蔭,河水如錦似玉,景色優美動人。“錦江盤旋若玉帶”,玉帶橋由此得名。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草山灣河河道地理位置低,為何洪水從沒漫過橋面?林高生說,拱橋下的河道里,有兩把劍鋒向上的石質斬龍劍。“我們小時候在拱橋下洗澡,多次見過這兩把長約一米五、相距約一米的斬龍劍。傳說夏季漲水,如果龍沿著河道在水下老實遊走,就不會造成水災,如果遇逆龍抬頭興風作浪,就會洪水氾濫。當年趙肖庵建橋時,特地在橋下安置了這兩把斬龍劍,如逆龍抬頭,就會被斬龍劍斬首,這裡才風平浪靜。”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當地人堅持斬龍劍至今還在水下。筆者試圖下到河探個究竟,終因找不到合適的工具且橋下水深未能如願。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玉帶橋真是與雲臺觀一起建造的嗎?據三臺縣文管所副研究員左啟介紹,史料記載,玉帶橋建於“明正德甲辰年”,但明正德並無“甲辰”,此甲辰很可能是戊辰(明正德三年,即公元1508年)或甲戌(明正德甲戌年,即公元1514年)之誤。據此推算,玉帶橋只有500餘年歷史,與雲臺觀不是同期所建。


(原創)三臺玉帶橋橋下斬龍劍鎮孽龍傳說與建雲臺觀有關

“玉帶橋”用青石砌築,條狀青石互相牽掣形成合力。看似簡陋的橋洞,卻能歷經數百年洪水衝擊不倒,是古人建築智慧的力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