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柑桔红蜘蛛介绍

柑桔红蜘蛛的为害,始终是柑桔种植户最为头疼的问题。经2002年、2003年两年连续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试验示范,柳州市水果办等单位已经彻底解决了“柑桔红蜘蛛防治难”的问题。

“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柑桔红蜘蛛介绍

“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是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张艳璇研究员的专利技术。2002年柳州市水果办等单位首次在广西引进了该项技术,在柑桔上试验示范。取得了连续控制柑桔红蜘蛛为害长达14个月的显著防治效果。并且果园里的日烧果、黑皮果大大减少。鹿寨县水果站也于2003年引进8000多袋在江口、四排、鹿寨等乡镇柑桔园试验,均取得了成功,该项技术受到农民欢迎。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要求:

一、使用对象

5~10年生柑桔树。或者是树冠大于1米以上的柑桔树。

二、清园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是柑桔红蜘蛛防治的一项全新技术。要求在红蜘蛛低密度的条件下释放捕食螨,这样益害比较大,对红蜘蛛的控制作用强,短时间内可减少红蜘蛛虫口密度,不致于因红蜘蛛反复造成对柑桔的为害。清园要求达到平均每叶红蜘蛛虫及卵不大于2。释放捕食螨前20~40天针对果园当前和释放后1个月内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情况,进行1-3次全面的清园,把病虫源减少到最低程度,为释放的捕食螨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条件。

释放捕食螨的果园,清园时的后1-2次用药,主要是针对柑桔红蜘蛛、锈壁虱,春季用不是感温型的炔螨特类等农药。清园时使用的农药品种,应注意其残留期的长短,要与释放捕食螨的时间相吻合。

三、果园种(留)草

释放捕食螨的果园一定要种(留)草,为捕食螨提供补充食物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条件。种(留)草的品种应符合果园生草法的要求,主要品种有藿香蓟,白三叶、旋扭山绿豆、百喜草等。

释放捕食螨时,果园草长的,要先进行一次基本不留茬的割除。以后根据草的生长情况和捕食螨、红蜘蛛的消长情况进行相应的割除。果园不得使用任何除草剂,不得铲光。

四、释放时间

果园释放捕食螨的时间,应根据果园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在果园用药低峰期或日均温大于20度不超过30度时释放;春季或秋季释放春季释放时,一定要在日均温大于20度时释放;一般以秋梢老熟后释放成功率最高:雨日和连续5天内有雨的天气不能释放;晴天要在下午4时后或阴天全天释放。

五、释放量

一年一次,一株一袋(5~10年生或树冠大于1米的柑桔树)。

六、释放方法

将装有捕食螨的包装袋(慢速释放器)在一边剪2厘米长左右的细缝,用图钉或细铁丝固定在不被阳光直射到的树冠中间下部枝叉处,并防止雨水、蜗牛、鼠、蚂蚁、鸟等的侵害。

七、果园用药

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的果园,还需要对其他病虫害进行防治。但应坚持“以控为主,控防结合”的用药原则,不要在没有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下,用药进行预防而造成对捕食螨的伤害。

在使用农药时,应使用对捕食螨毒性小的品种。一般而言,植物性杀虫剂、杀菌剂对捕食螨较安全,杀螨剂次之,有机磷类、菊酯类再次之。为了安全起见,在用药之前,应先试验,后施用。

提倡使用0.3%的印楝素、0.5%的“果圣”等生物农药,结合应用频振式诱虫灯、黄板、性诱剂等物理、农业防治技术。

八、注意事项

1、捕食螨从出厂到释放,一般不超过7天;

2、运回未释放的捕食螨,不得将其置于被阳光直射的、高温高湿、有毒、受其他竿物侵扰的地方,一般可在15~20度的条件下保存1—3天;

3、不要用力捏、挤压装有捕食螨的袋子(慢速释放器);

4、不能分装释放或隔株释放,也不能移动释放,更不能撒

施。

5、要做好果园清园和释放捕食螨时间上的衔接:

“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柑桔红蜘蛛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