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很多农民群众在长期水稻种植过程中,并不能摆脱传统种植模式和病虫害防治手段,防治过程中不注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盲目使用农药,导致病虫害的那样显著提升,防控效果日趋低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水稻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病虫害是一直影响着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问题,对产业的发展产生的阻碍十分严重。为此,

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现阶段病虫害防治所面临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其解决,提高防治效果与质量。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1 病害防治的发展前景

未来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继续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大背景下,需要继续加强前瞻性研究,病虫害治理必须要有长远目光,前瞻性思维。要继续加强对病虫害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强化预警,深入研究无毒无残留,对环境、土壤毒害较小的生物、化学农药,并开展多种多样的防治。除了继续应用化学方法防治外,一些物理生物治疗方式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可以针对不同害虫对灯光波长的敏感性而研发不同的灯光,灯具能够重复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治疗成本,而且十分环保。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型病虫害发生时间的研究,找出发生规律,确保在其发生之前借助有效的药物进行针对性防治,降低危害。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2 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水稻种植还比较分散,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面积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种植户并没有认识到事前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对前期病虫害防治缺乏认识。只有当田间出现病虫害,并且严重发生之后,才随意使用药物进行防控。病虫害的严重传播流行,会使得多种药物的防控效果下降,常常导致药物使用量增加,防治周期增长,不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2.2 综合防治缺乏

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如果能够坚持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防控效果,但很多种植户不注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当田间出现病虫害危害之后,第一选择是采用农药防治,忽略了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例如水稻种植前,很多种植户不注重科学选种,不能够对种子进行妥善打包衣处理,栽插过程中定植密度过大,定植时间不合理,使得秧苗生长较弱,抵抗能力较差,很容易为多种病虫害传播蔓延提供条件。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2.3 化学防治效果差

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如果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手段达不到防护要求,就需要选择化学农药进行对症防治。采用农药防治,具有工作便捷高效,成本低等特点,但如果选择了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农药,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进一步扩大病虫害危害,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很多农户在购买农药时,不注重科学选择,农药使用存在很大随意性,经常到一些非正规农药商店购买药品,不能够保证农药质量和品质。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仅凭个人经验,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配制,最终导致病虫害防治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到药物药效发挥。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3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首先,科学选种。随着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抗病水稻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在品种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水稻生育特点、生育周期、病虫害流行特点,选择抗病性能强、适应能力广、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早稻杂交稻:陵两优722、江早361。一晚杂交稻:C两优298、和两优625。二晚杂交稻:万象优双占、早丰优华占等其次,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在播种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晒种浸种处理,通过阳光照射杀灭种子表面致病菌,提高种子吸水能力,萌发能力,确保出全苗出壮苗。在播种前还应结合种植地病虫害流行特点,做好药剂拌种工作,强化种子卫生消毒,提高种子抗病能力。再次,科学田间管理。水稻栽培过程中,需要做好田间水肥管理工作。结合水稻不同生育周期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数量,避免引起水稻土长,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配方施肥结果科学配置肥料。水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干湿相结合的原则,保证水稻根系呼吸不受影响,确保水稻能够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减少水分的投入量,避免水分过多造成根部腐烂,保证植株更好生长。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相关器械设备驱赶害虫杀害虫,它适用于小规模种植的稻田。常用的物理手段包括了光谱和电流机械。通过在田间设置诱捕器,能够有效防范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同时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趋颜色特征,在田间悬挂黄板,建设振频式杀虫灯,能够有效驱杀害虫成虫和幼虫,降低田间害虫基数,确保田间害虫维持动态平衡,避免病虫害大范围传播流行。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今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一种主流方法和主流趋势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无污染无公害的防治方法,在防治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对水稻植株的影响,整个技术应用相对较为简单,作用效果更明显。

通过在田间投放害虫天敌,利用天敌杀灭稻田中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抑制虫害的传播蔓延,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密切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病特点,发病趋势,在田间悬挂超声波播放器,释放性诱导术,影响到害虫的正常繁殖和生长。另外生物农药也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它具有无毒无残留的特点,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不会伤害到害虫天敌,在今后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3.4 化学防治

目前化学防治手段是水稻病虫害防治最有效,最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病害防治过程中,应指导养殖户合理选择、使用农药。在农药选择时,一定要到有资质的经销商内购买,确保农药品质。同时还应该掌握田间病虫害的流行特点,病虫害种类,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对症防范。药物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配制,能使用一种农药的,决不使用两种,能使用窄谱农药的,绝不使用广谱农药。结合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最佳防治时机,确保一次用药能够将田间的病虫害控制到位,降低农药使用次数,确保水稻品质和产量。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以上就是此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水稻种植户有一定帮助,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帮忙关注一下笔者以及转发评论点赞!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