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八十)


猴子搏矢

“猴子搏矢”中的“搏”,本意是用搜索的方式捕捉(一說本意是對打、搏鬥)。引申為攫取,又引申為拍打、跳動。“矢”即箭。這一成語是說猴子攫取射它的箭。比喻愛逞能表現自己的人會招禍。

典故出自戰國時期宋國人莊周在他的著作《莊子·徐無鬼》中講的一個故事:“吳王(吳國的君主)浮(泛舟)於江,登乎狙(jū,獼猴)之山。眾狙見之,恂(恐懼、害怕)然棄(棄地)而走(逃路),逃於深蓁(通“榛”)。有一狙焉,委蛇(同委佗,莊重而又從容自得的樣子。一說作曲行解,亦通)攫搔(攀搏抓取),見(通“現”)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敏捷)搏捷(搏取)矢(箭頭)。王命相者(隨從打獵的人)趨射之,狙執死(抱樹而死)。

“王顧謂其友顏不疑(人名)曰:‘之狙也,伐(誇,矜)其巧恃(依靠)其便(輕便)以敖(通“傲”)予(我),以至此殛(死)也,戒之哉!嗟乎,無以汝(你)色驕(驕傲的態度)人(指別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人名,吳國的賢人,一說吳國的有道之士)以鋤(鋤草一樣)其色,去樂(去掉享樂)辭顯(辭謝顯貴),三年而國人稱(稱讚)之。”

這個故事是說:春秋時期,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聚居的山嶺打獵。猴子們看見吳王打獵的隊伍,十分害怕,驚慌失措地四散奔逃,躲進了荊棘叢林的深處。而有一個猴子卻留了下來,它從容不迫地騰身而起,抓住樹枝跳來跳去,在吳王面前顯示它的靈巧。吳王用箭射它,它一伸手,敏捷地接過了飛速射來的利箭。吳王見他有接箭的本領,心想,我一個人射你,你能把箭接住,我讓大家一起向你放箭,看你怎麼辦。於是下命令叫來左右隨從打獵的人,讓大家一起上前,朝那猴子射箭。那隻猴子只有兩隻手,應接不暇,躲避不及,最後抱著樹被射死了。

吳王回身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你看,這隻猴子不知天高地厚,誇耀它的靈巧,仗恃它的便捷而蔑視於我,以致受到這樣的懲罰而死去!要以此為戒啊!唉,不要用傲氣對待他人啊!”顏不疑受到很大的啟發和教育,回來後便拜賢士董梧為師,用以剷除自己的傲氣,棄絕淫樂,辭別尊顯,三年時間,全國的人個個稱讚他。

這一故事通過敘述一隻猴子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而最終被射死,深刻地揭露了本領、智慧不可誇耀的道理,告訴人們鋒芒太露往往會招來禍害,為人處世應該謙虛謹慎。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就是愛出風頭,賣弄自己,生怕別人不瞭解自己的特長。殊不知這樣很不好,就像猴子搏矢,容易把自己給賣弄沒了。

莊周之所以講這個故事,是想借此闡述道家思想。其意思是說,獼猴一直都自由自在地生活,它們居住在山裡,很少與人接觸,遠離人世喧器。以此比喻不受世俗所擾、自由自在生活的人。吳王則象徵權力與財富。吳王的出現,打破了山中的寧靜。眾多獼猴察覺到吳王帶著人到來的危險,唯恐避之不及。偏偏有一隻猴子例外,仗著自己的超凡本領,特意在吳王面前表現自己的敏捷,生怕吳王注意不到它。這隻猴子豈不像那些刻意在有權有勢的人面前誇耀自己才能的人嗎?它竟然靈巧地抓住了吳王射它的箭,想讓吳王知道它的本領,哪裡知道,吳王不但不欣賞它的本領,反而將它的表現視為對他的輕慢。因此,那隻猴子招致了吳王下令讓多人一起向它射箭,讓它防不勝防,最後被射得躲避不及,抱樹而死。其“抱樹而死”的形態說明了它的無奈。

與其說獼猴是因才見毀,不如說是因為恃才傲物才惹禍上身。這是莊子要提醒人們的,於是便借吳王之口說“無以汝色驕人”。

人們往往認為平時態度差,目中無人才是驕傲。實際上,在人前人後炫耀自己的所長,也是驕傲的一種表現。炫耀的人也許在炫耀時沒有貶低他人的意思,但炫耀本身卻會向人傳遞出“我比人強,你不如我”的信息,因此必然會引起別人的怨懣,招致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到來的報復。

歷史上因賣弄才華招致殺身之禍的例子並不鮮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國時期有個楊修,他幾次在曹操面前賣弄他的小聰明,結果激怒了曹操,最後被曹操所殺。因此,在人前人後賣弄自己是應該引以為戒的。

人們從莊子著作中的這一故事裡,總結出了“猴子搏矢”這一成語,警示人們時時都要謙虛謹慎。

例句:“謙虛謹慎常在心,猴子搏矢為恆戒。” (2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