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一首描寫美少女的千古名作,卻因為其中一句,被認為是見鬼詞

晏殊一首描寫美少女的千古名作,卻因為其中一句,被認為是見鬼詞

晏殊是宋代詞壇一位被嚴重低估的人物,大多數人只記得他最著名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只記得他的兒子晏幾道"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戲謔他被兒子拍在了沙灘上,卻殊不知晏殊的瑰魅才情,被歷史活活埋沒了一多半。

史載晏殊一生共創作了一萬多首詞,可惜大部分已經散失,僅留下《珠玉詞》中的136首絕品,可見這個損失量是相當大的。要知道蘇軾才留下三百多首,辛棄疾也不過六百餘首,他們就並稱宋詞之"蘇辛",可以想象假如晏殊的詞全部流傳下來,定能綻放出偌大的輝煌。

晏殊一首描寫美少女的千古名作,卻因為其中一句,被認為是見鬼詞

不過,即便只留下136首,其中仍有不少精品,比如今天所要說的《破陣子》。那是一個雨後的清明節,空氣格外清新,天空分外清明,晏殊走到街上看到一群美少女,頓覺舒懷,於是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乍看之下,該詞似乎循規蹈矩,上片寫景,下片寫人,語言清麗,步調空放,展現出了宋代清明節的場景。燕子來時剛好趕上祭祀,梨花落時剛好是清明節,池中的苔發綠了,黃鸝叫起來了,柳絮飛起來了,一切都瀰漫著春天的氣息。

晏殊一首描寫美少女的千古名作,卻因為其中一句,被認為是見鬼詞

上片非常有意境,行文輕快流麗,情感歡快喜悅,展現了清明時節的自然變化,營造了一種明朗和諧的氛圍。下片開始出現人物,晏殊與東鄰女伴邂逅了,她們剛剛採桑歸來,活潑的她們沒有徑直回家,而是玩起來"鬥草"的遊戲。鬥草,又叫鬥百草,是古代婦女中比較普遍的一種遊戲,有文鬥,亦有武鬥。

文鬥者,女孩兒們採來百草,以對仗的形式互報草名,誰能堅持到最後誰贏;武鬥者,女孩兒們各自尋找韌性比較強的草,將草十字交叉拉扯,誰的草斷了誰輸。晏殊就觀賞了她們鬥草的過程,其中一個女孩兒說:難怪我昨夜做了一個春宵美夢,原來是今天鬥百草我榮獲勝利啊!隨後,她"笑從雙臉生"。

晏殊一首描寫美少女的千古名作,卻因為其中一句,被認為是見鬼詞

這個"雙臉"有點讓人猝不及防,什麼人會長兩張臉?再聯想到晏殊這首詞寫的是清明節的故事,突然一個激靈竄入腦海:難不成晏殊是見鬼了?據此,不少人表示被晏殊突如其來的神轉折給嚇壞了,彷彿如恐怖片一般,先是營造美好的意境出來,最後才施以高潮。

實際上,晏殊並沒有那麼惡趣味,這裡的"雙臉"其實是一個固定用法,意為臉頰,即女孩兒的兩個臉頰都現出了笑容。南朝陳詩人徐伯陽曾在《日出東南隅行》一詩中寫道:"五馬停珂遣借問,雙臉含嬌特好羞。"也是用"雙臉"來形容女子臉上浮現出的嬌羞。南唐詩人李中載《春閨辭》中寫道:"塵昏菱鑑懶修容,雙臉桃花落盡紅。"用法如出一轍。

晏殊一首描寫美少女的千古名作,卻因為其中一句,被認為是見鬼詞

除去以上兩首,再就是晏殊的這首詞了。由此可見,這種用法很小眾也很容易引起誤會,因此在古詩詞中所見不多。而晏殊能夠將其選中,說明他學識淵博,而後世之所以會誤解會害怕,則證明了我們知識庫的匱乏。

通過這個誤解,我們還可以發現古今節日文化的差異。清明節,是如今我們祭奠古人,為其掃墓的日子,整天都需肅穆莊重的氛圍,而在古代則不同,那時候過清明節有很多情趣盎然的活動,古人的心情似乎沒有因過分的思念而受到影響,想來也算是一份特殊的問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