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风骨”

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

它曾结合着各门类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

对传统艺术创作和理论批评起过不可忽视的规范作用

书、画及诗文创作中

“风骨”范畴的语源、内涵和生成途径是什么

它在古代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位置如何

8月14日 @ 上海书展中心会场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涌豪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鲍鹏山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杨 焄

带你一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有机节律

一探中国古代艺术之美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活动时间】2019年8月14日 14:30—15:30

【活动地点】上海展览中心第三活动区

【活动嘉宾】汪涌豪 鲍鹏山 杨焄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修订本)》

汪涌豪 著

商务印书馆

2019年7月

定价:65.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在研究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书、画及诗文批评理论,从语义学的溯源开始,对“风骨”范畴的语源、内涵和生成途径,其在克服艺术创作程式化倾向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古代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位置,以及与传统文化的深刻联系,一一做了系统深入的论述。由于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性是由一系列像“风骨”这样具有范式意义的重要范畴衍生、发展和集群构成的,因此对它的考察和研究,足以窥见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有机节律,并最终为构建古代艺术史、美学思想史的理论大厦提供扎实的基础。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曾为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神户大学特任教授。主治中国古代文学与美学,兼及古代哲学、史学与文化批评。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言说的立场》等十四种;曾获教育部和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奖、中国国家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以及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至三等奖多项。

嘉宾简介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汪涌豪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本书作者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鲍鹏山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杨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

地点指引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中央大厅位置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第三活动区位置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即可购买《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修订本)》

8月14日书展活动预告 ②丨会通诗、书、画——美学理论再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