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榴城鎮何巷社區扶貧第一書記陳子靜

安徽網蚌埠消息 懷遠縣扶貧工作如火如荼,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最後時期,脫貧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更是全社會為之奮鬥的目標。

“全鎮未脫貧戶22戶,何巷社區佔12戶;其中未辦理低保的6戶也全部在何巷”這是每次鎮級會議都會重點提到的話題,對於何巷社區新上任的扶貧隊長、第一書記陳子靜來講無疑也是一個對她在脫貧攻堅路上的嚴峻考驗。而她總笑著說一句話“船到橋頭自然直,扶貧這件事總是要結束的,那我們就一定能幹好”。

何巷社區還有6戶未享受低保的未脫貧戶,先一戶一戶過,其中5戶資料都基本齊全,只差子女的身份證原件不難,難的是有一戶目前正好在外地,老兩口年紀又大,用的智能機但不會視頻拍照,只會接打電話、資料提供不上就無法提交辦理,但是時間緊任務重,陳書記聽說第一時間就打電話一步步耐心地教,怎麼將原件寄回、怎麼將照片拍照、怎麼視頻聊天,花了整整2天時間,老人終於學會視頻、拍照、郵寄。面對這件事情的解決她只笑著說了兩個字“真好”。

平時下戶時,她對貧困戶說的最多也是重複最多的一句話“還認得我不,我是新來的扶貧隊長陳子靜,以前是馮書記現在換成我了,叫我小陳就行,記不清就記得我也是榮軍醫院的就行”,這句話她每次下戶都要重新說一遍,因為有很多年紀大了講過可能就忘。有一戶貧困戶兩口子都有殘疾,陳書記聽說其家中有種植花菜銷售,立即與單位食堂主任聯繫溝通幫助該戶銷售360斤花菜。

“扶貧工作說是工作其實就是跟貧困戶做朋友、聊天、談心,只要他們見你就想跟你拉家常,那我們的工作就算做到位了”。這是她常說的一句話,也是我們脫貧攻堅路上的目標。(魏江玲、孫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