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文章來源:http://www.most.gov.cn/kjfz/kjrw/

整理:科普哈哈

注:文章旨在宣傳國家脊樑精神。所有權屬於作者,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總共有16192字,請耐心閱讀。

近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關鍵時刻廣大醫務人員挺身而出,將自身置於危難之中拯救患肢,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李蘭娟院士的一些話讓我們整個社會進入了思考,她說:“這次疫情過後,希望國家給青少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那些德才兼備的科研人員,軍事人員。控制那些娛樂圈動則上千萬的報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正因如此,小編收集整理了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情況與大家分享,希望國家脊樑的精神能得到廣泛宣傳,重視教育、重視科學、重視人才。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0年

人物:吳文俊

貢獻簡介:吳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數學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數學的諸多領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影響深遠,享譽世界。

70年代後期,在計算機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他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傳統(即算法化思想),轉而研究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是國際自動推理界先驅性的工作,被稱為“吳方法”,產生了巨大影響。吳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成果並已應用於國際上當前流行的符號計算軟件方面。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0年

人物:永隆平

貢獻簡介: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方面。

在全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76年至1999年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近年來,全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2.3億畝左右,約佔水稻總面積的50%,產量佔稻穀總產的近60%,年增稻穀可養活6000萬人口,社會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1年

人物:王選

貢獻簡介:王選院士是著名的計算機應用專家,主要致力於文字、圖形、圖象的計算機處理研究。1975年開始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以後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究開發,跨越當時日本的光機式二代機和歐美的陰極射線管式三代機階段,開創性地研製當時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針對漢字印刷的特點和難點,發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和高速復原方法,率先設計出相應的專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參數)描述筆劃特性的方法,並取得歐洲和中國的相應發明專利。這些成果的產業化和應用,取消了我國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推動了我國報業和印刷出版業的發展。同時,他又相繼提出並領導研製了大屏幕中文報紙編排系統、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統、遠程傳版技術和新聞採編流程管理系統等。這些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外得到迅速的推廣應用,使中國報業技術和應用水平處於世界最前列。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1年

人物:黃昆

貢獻簡介:黃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對固體物理學作出了許多開拓性的重大貢獻。是我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從理論上預言了與晶格中雜質有關的X光漫散射,以後被稱為“黃散射”。這個理論在六十年代獲實驗證實,“黃散射”已發展成為一種能直接研究固體中微觀缺陷的有效手段。他的多聲子躍遷理論,以“黃一里斯因子”而著稱於世。他提出關於描述晶體中光學位移、宏觀電場與電極化三者關係的“黃方程”和由此引申的電磁波與晶格振動的耦合,即後來稱為極化元的重要概念。他與M.Born合著的《晶格動力學理論》一書,是一部有世界影響的經典性科學專著。他的理論對信息產業(特別是光電子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產生著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2年

人物:金怡濂

貢獻簡介:金怡濂院士是我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著名專家,是我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半個世紀以來,金怡濂作為技術開發的主要負責人,先後提出多種類型、各個時期居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巨型計算機系統的設計思想和技術方案,並組織科技人員共同刻苦攻關,予以實現,取得了一系列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為我國高性能計算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3年

人物:劉東生

貢獻簡介:劉東生院士是我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近60年從事地學研究中,在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環境科學和環境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中,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國在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中躋身世界前列。他在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理論貢獻,被國際學術界公認。他發表的文章被SCI論文引用2800多次,2002年獲國際“泰勒環境成就獎”。同時,他的研究成果對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東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3年

人物:王永志

貢獻簡介:王永志是航天技術專家,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40多年來在我國戰略火箭、地地戰術火箭以及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特別是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是載人航天工程的技術總負責人,既能充分發揚技術民主,又較好地把握了大局,將一大批熱愛祖國、技術過硬的科技人才團結在一起,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優秀的航天科技群體。他是這一群體的傑出代表。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5年

人物:吳孟超

貢獻簡介:吳孟超院士從事肝臟外科領域研究近五十年來,發表學術論文796篇,主編《黃家駟外科學》、《Primary Liver Cancer》等專著15部,獲得國家、軍隊、省部級科技獎勵26項,獲中央軍委授予的“模範醫學專家”稱號和國際肝膽胰協會授予的“傑出成就獎”等榮譽26項。

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1. 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

2. 開闢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

3. 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5年

人物:葉篤正

貢獻簡介:葉篤正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現任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美國氣象學會榮譽會員;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會員;芬蘭科學院外籍院士;曾在許多國際國內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

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1.開創青藏高原氣象學;

2.創立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

3.創立東亞大氣環流和季節突變理論;

4.創立大氣運動的適應尺度理論;

5.開拓全球變化科學新領域;

6.對我國現代氣象業務事業發展的卓越貢獻。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6年

人物:李振聲

貢獻簡介:李振聲先後在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陝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從事小麥遺傳育種研究。曾任中國科學院陝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陝西省科學院院長,陝西省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遺傳學會理事長等職。1990年入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入選中科院院士。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陳嘉庚農業科學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中華農業英才獎等。

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在55年的科學生涯中,李振聲院士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1.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併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

2.創建了藍粒單體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

3.開創了小麥磷、氮營養高效利用的育種新方向。

李振聲院士還是我國有重要影響的農業發展戰略專家。1987年提出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並在中國科學院率先組織實施了 “農業黃淮海戰役”,為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發揮了帶動作用。1995年,他提出新增糧食1000億斤的潛力與對策,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在1999-2003年我國糧食生產出現連續5年減產時,他又及時提出了爭取三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7年

人物:吳徵鎰

貢獻簡介:吳徵鎰院士是著名植物學家,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七十年,是我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著名學者。

中國植物誌》是表徵我國高等植物特徵與分佈最完整的著作,是三代植物學家集體工作的結晶,吳徵鎰院士在其中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做出了特殊貢獻。

  吳徵鎰院士參加並領導中國植物資源考察,開展植物系統分類研究,發表和參與發表的植物新分類群1766個,是中國植物學家發現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變了中國植物主要由外國學者命名的歷史。他系統全面地回答了中國現有植物的種類和分佈問題,摸清了中國植物資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綱系統”的新觀點。

  吳徵鎰院士在植物區系地理學方面,科學地劃分了中國植物屬和科的分佈區類型並闡明瞭其歷史來源,形成了獨創性的區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學術思想。提出中國植物區系的熱帶親緣,完成中國植物區系區劃,為資源保護和國土整治提供了科學依據;修改了世界陸地植物分區系統,為植物區系區劃和生物多樣性研究及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徵鎰院士參加並領導了中國植物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建國之初,他負責橡膠宜林地的考察,與其他科學家共同解決了我國橡膠種植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使國家急需的戰略物資緊缺得到緩解。推動了我國植物資源的尋找、開發利用以及引種馴化等工作。他提出的建立“自然保護區”和“野生種質資源庫”的建議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並施行,為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吳徵鎰院士編著了《中國植物誌》(包括英文版)、《雲南植物誌》和《中國植被》等專著20餘部,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SCI收錄75篇(部);先後獲得國家科技獎6項、國際獎1項及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吳徵鎰院士治學嚴謹,所培養的一大批優秀的年輕科學家,如今已是活躍於相關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目前,吳徵鎰院士仍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線,2007年1月還出任《中華大典-生物典》主編,近年來仍在發表重要學術論著。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7年

人物:閔恩澤

貢獻簡介:閔恩澤院士主要從事石油煉製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是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在國內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聲譽。他主持的“環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學和反應工程”項目推動了我國綠色化學研究的廣泛開展,“非晶態合金催化劑和磁穩定床反應工藝的創新與集成”在國際上首次得到工業應用,獲得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二十多年來,閔恩澤院士在國內外共申請發明專利205件,已授權140件(國外授權32件);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233篇,其中SCI收錄78篇;先後獲得國家科技獎8項及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8年

人物:徐光憲

貢獻簡介:徐光憲院士始終堅持“立足基礎研究,面向國家目標”的研究理念,將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緊密結合,在稀土分離理論及其應用、稀土理論和配位化學、核燃料化學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學貢獻。

徐光憲院士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

作為一名化學教育家,他撰寫了《物質結構》和《量子化學—基本原理和從頭計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質結構》自1959出版以來,已修訂再版印刷了20餘萬冊,迄今依然是化學領域的重要教學參考書,教育和培養了我國幾代化學工作者。該書1988年榮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特等獎,是化學領域唯一獲此殊榮的教材。

  幾十年來,徐光憲院士已發表期刊論文560餘篇,論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200餘次。他不僅培養了博士生和碩士生近百人,還為我國稀土產業界培養了大批工程技術人員。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8年

人物:王忠誠

貢獻簡介:王忠誠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神經外科專家,也是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在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中,他為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創新性貢獻。

他率先提出了“腦幹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觀點,總結出一套不同腦幹腫瘤採取不同手術入路的理論和方法,這些理論要點對打開醫學界的“禁區”——腦幹腫瘤手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這一理論指導下,迄今已施行手術1100餘例,手術死亡率低於1.0%,手術質量和數量居世界領先。

在發現腦幹具有可塑性的基礎上,他又悉心研究脊髓結構及功能,通過大量動物實驗和數十年的臨床實踐,得出“脊髓對於慢性的腫瘤壓迫也同樣具有可塑性”的結論。迄今他帶領團隊已施行髓內腫瘤手術2500餘例,無一例死亡和手術致殘,手術水平居世界領先。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預適應“的觀點,對防止脊髓內腫瘤術後癱瘓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病人的生存質量得到很大提高。

他率先提出了“大型血管母細胞瘤術後可產生正常灌注壓突破”的觀點,利用術前供瘤血管栓塞、術中亞低溫等措施,有效地預防了“正常灌注突破現象”的發生,使手術死亡率降至4.3%,並極大降低了手術致殘率,而該項手術死亡率國際綜合組報道高達24%。

20世紀50年代,王忠誠為提高神經外科診療水平,在缺少資料及設備的情況下研究腦血管造影術,忍受了大劑量放射線照射,6次肺炎,身體受到嚴重摧殘,積累了2500餘份病例,編著了我國第一部神經外科專著《腦血管造影術》並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使當時的神經外科診斷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60年代,他首先在國內採用並推廣顯微神經外科技術,施行逾千例動脈瘤手術,使該病死亡率由10%降到2%以下。70年代,他率先在國內開展並推廣顱腦顯微手術,第一次利用顯微外科技術完全切除垂體腺瘤並保留患者的正常垂體功能。80年代,他摘除了直徑為9cm的巨大動脈瘤,至今為世界罕見。

他帶領他的團隊建立了神經外科手術新方法,解決了神經外科領域眾多世界性難題,極大地提高了腦幹腫瘤、脊髓內腫瘤、丘腦腫瘤、顱底中線腫瘤等疑難腦病療效,讓患者術後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質量,把我國神經外科整體水平帶入世界先進行列。

王忠誠院士牽頭組建了“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創辦《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統一了全國神經外科疾病診斷標準。他創建並擴建了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和天壇醫院,使之成為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基地。他帶領學生研製成功了國產導管、球囊栓塞等七種材料,填補了我國這方面的空白。他領導並組織我國神經流行病學的調查工作,為黨和國家制定預防政策提供了依據。

從醫60年來,他發表學術論文29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榮獲66項科研成果獎,其中國家級獎項8項、部市級獎項30項。1997年榮獲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000年榮獲全國衛生系統最高獎“白求恩獎章”,2001年榮獲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合會頒發的“最高榮譽獎章”。2006年在“亞大顱底神經外科大會”上,榮獲“領導促進顱底外科貢獻獎”。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9年

人物:孫家棟

貢獻簡介:他為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創建和發展我國人造衛星總體技術、衛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孫家棟50年來傾注於中國的航天事業,參與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的輝煌,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現在繼續活躍在我國航天技術的前沿領域。他為人正直,顧全大局,並十分重視人才培養,通過航天工程實踐,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09年

人物:谷超豪

貢獻簡介:谷超豪是著名的數學家,在當今核心數學前沿最活躍的三個分支――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及其交匯點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谷超豪早期從事微分幾何的研究,是蘇步青教授所領導的中國微分幾何學派的中堅,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統和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博士論文《無限連續變換擬群》被認為是繼20世紀偉大幾何學家E.嘉當之後,第一個對這一領域做出的重要推進。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0年

人物:王振義

貢獻簡介:作為一名血液學專家,王振義院士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瞭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我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0年

人物:師昌緒

貢獻簡介:多年來,師昌緒院士一直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高溫合金及新型合金鋼等材料的研究與開發。高溫合金是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材料,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戰機發動機急需高性能的高溫合金葉片,他率隊研製的鑄造九孔高溫合金渦輪葉片,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使我國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由鍛造到鑄造、由實心到空心邁上兩個新臺階,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主開發該關鍵材料技術的國家,迄今為止已大量應用於我國戰機發動機,於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他在金屬凝固理論方面發展了低偏析合金技術,通過有效控制微量元素以降低合金凝固偏析。在此基礎上,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人員在他的指導下,正研發應用於各類飛機發動機和大型燃氣輪機定向、單晶等系列高溫合金和複雜型腔的鑄造技術。他還根據我國資源情況開發出多種節約鎳鉻的合金鋼,解決了當時我國工業所需。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1年

人物:吳良鏞

貢獻簡介: 吳良鏞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他長期從事建築與城鄉規劃基礎理論、工程實踐和學科發展研究,針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建設規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廣等特點,創立了人居環境科學及其理論框架。該理論以有序空間和宜居環境為目標,提出了以人為核心的人居環境建設原則、層次和系統,發展了區域協調論、有機更新論、地域建築論等創新理論;以整體論的融貫綜合思想,提出了面向複雜問題、建立科學共同體、形成共同綱領的技術路線,突破了原有專業分割和侷限,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環境建設為核心的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和實踐模式。該理論發展了整合人居環境核心學科──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的科學方法,受到國際建築界的普遍認可,在1999年國際建築師協會通過的《北京憲章》中得到充分體現。

他運用人居環境科學理論,成功開展了從區域、城市到建築、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在京津冀、長三角、滇西北等地取得一系列前瞻性、示範性的規劃建設成果;主持開展京津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對2004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天津總體規劃修編等起到重要作用,在實踐中取得的創新方法,被納入《城市規劃編制辦法》,有力推進了城鄉建設的科學發展;主持完成北京菊兒衚衕四合院工程,推動了從“大拆大建”到“有機更新”的政策轉變,為達成從“個體保護”到“整體保護”的社會共識,做出了重大貢獻;主持設計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建築,創造出一批傳統文化內涵和現代藝術整體性相統一的建築。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1年

人物:謝家麟

貢獻簡介:謝家麟院士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955年回國開展加速器研究,他帶領團隊從研製基本關鍵部件做起,奮鬥八年,建成我國第一臺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跨越式地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上世紀80年代,他領導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設計和建設。他組織數十次研討,反覆權衡比較質子打靜止靶和正負電子對撞,最終確定2.2GeV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和“一機兩用”的方案,既為高能物理提供實驗裝置,也為同步輻射提供了應用平臺。謝家麟和工程指揮部帶領工程團隊精心設計、精心建設,於1988年高質量完成了建設任務,創造了國際加速器建設史上的奇蹟,我國從此在τ-粲物理研究領域佔據了國際領先地位。

世紀90年代,他提出開展自由電子激光研究的863項目建議。帶領團隊突破性地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北京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成為亞洲第一臺產生激光並實現飽和振盪的裝置,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及西歐後實現紅外自由電子激光飽和振盪的國家,奠定了我國自由電子激光發展的基礎。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2年

人物:王小謨

貢獻簡介: 多年來,王小謨院士致力於雷達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上世紀60年代,他瞄準國際雷達技術前沿領域,主持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三座標雷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上世紀80年代,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並在國際雷達裝備同臺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預警機是信息化戰爭的核心裝備。1990年海灣戰爭後,國家決定通過對外合作解決預警機裝備急需。王小謨院士擔任中方總設計師,主持系統總體設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於二維有源相控陣體制的三面陣揹負罩新型預警機工程方案。同時,帶領和組織國內研發團隊同步開展研製工作,掌握預警機設計方法和主要關鍵技術,鍛鍊和培養技術隊伍,為我國自行研製預警機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產預警機正式立項後,王小謨院士主動推薦優秀年輕專家擔任總設計師,自己擔任總顧問,傾心指導年輕的總師們確定總體技術方案,開展技術攻關、系統集成和試驗試飛方案等重大工程研製事項,為我國首型預警機的研製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針對我國國情,王小謨院士率先提出開展輕型預警機的預先研究,並主持制定了技術方案,為國家決策研製輕型預警機創造了條件。他還提出利用國產飛機實現預警機出口的設想,並擔任原型機總設計師,主持完成了原型樣機設計與製造,推動實現了我國預警機裝備出口。他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了數字陣列雷達預警機地面樣機技術攻關,為研製新型預警機奠定了基礎。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2年

人物:鄭哲敏

貢獻簡介:幾十年來,鄭哲敏院士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及其他多項獎勵。鄭哲敏院士是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是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闡明瞭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解決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難題,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他長期主持力學學科發展規劃的制定,倡導建立了多個新的力學分支學科,並做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在地下核爆炸效應的研究中,他與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體彈塑性模型。該模型將爆炸及衝擊荷載作用下介質的流體、固體特性及運動規律用統一的方程表述,堪稱爆炸力學的學科標誌,可準確預測地下核試驗壓力衰減規律,為我國首次地下核爆當量預報做出了貢獻。在穿破甲研究方面,他帶領團隊開創性地提出了射流開坑、準定常侵徹、靶板強度作用的相關理論;得到了穿甲相似律和比國際流行的Tate公式更為有效的穿甲模型;建立了破甲彈高速流拉斷的理論;建立了金屬裝甲破甲機理模型和破甲相似律,獲得了比國際公認的Eichelberger公式更符合實際的侵徹公式。這些工作為我國相關武器的設計與效應評估提供了堅實的力學基礎。基於流體彈塑性理論,鄭哲敏院士還開闢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爆炸處理水下軟基等關鍵技術領域,解決了重大工程建設中的核心難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外,在材料力學的研究中,他提出的硬度表徵標度理論,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並以其與合作者的姓氏命名為C-C方法。作為中國力學界在國際上的代表,他積極參加和組織各方面的國際交流,促進國際合作,顯著提高了中國力學在國際上的地位。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3年

人物:張存浩

貢獻簡介:上世紀50年代,張存浩與合作者研製出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的高效熔鐵催化劑,乙烯及三碳以上產品產率均超過當時國際最高水平。60年代,致力於固液和固體火箭推進劑及發動機的研究,與合作者首次提出固體推進劑燃速的多層火焰理論,比較全面完整地解釋了固體推進劑的侵蝕燃燒和臨界流速現象。70年代,開創了我國高能化學激光的研究領域,主持研製出我國第一臺氟化氫\\氘化學激光器,整體性能指標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張存浩開拓和引領了我國短波長高能化學激光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與合作者開展脈衝氧碘化學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出放電引發脈衝氧碘化學激光器,效率及性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1992年,研製出我國第一臺連續波氧碘化學激光器,整體性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為推動我國化學激光領域的快速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

張存浩院士還注重化學激光的機理和基礎理論研究。上世紀80年代,他領導的研究團隊率先開展了化學激光新體系和新“泵浦”反應的研究;開展了以雙共振多光子電離光譜技術研究分子激發態光譜和分子碰撞傳能動力學。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或領先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創研究極短壽命分子激發態的“離子凹陷光譜”方法,並用該方法首次測定了氨分子預解離激發態的壽命為100飛秒。該成果被《Science》主編列為亞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混合電子態的分子碰撞傳能過程中的量子干涉效應,並明確此量子干涉效應本質上是一種物質波的干涉。 這項成果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3年

人物:程開甲

貢獻簡介:程開甲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

  上世紀40年代初,程開甲先後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嚴格證明、五維場論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與導師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導電性雙帶機理,在Nature、Physical Review等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50年代,他在國內率先開展系統的熱力學內耗理論研究,在多年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撰寫了我國第一部《固體物理學》。

  上世紀60年代,程開甲建立發展了我國核爆炸理論,系統闡明瞭大氣層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過程的物理現象及其產生、發展規律,並在歷次核試驗中不斷驗證完善,成為我國核試驗總體設計、安全論證、測試診斷和效應研究的重要依據。以該理論為指導,創立了核爆炸效應研究領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試驗的技術路線、安全規範和技術措施;領導並推進了我國核試驗技術體系的建立和科學發展,指導建立核試驗測試診斷的基本框架,研究解決核試驗的關鍵技術難題,滿足了不斷提高的核試驗需求,支持了我國核武器設計改進和作戰運用。

  上世紀80年代,程開甲開創了我國抗輻射加固技術研究領域。在他領導下,系統開展了核爆輻射環境、電子元器件與系統的抗輻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術研究,利用核試驗提供的輻射場進行輻射效應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導建設先進的實驗模擬條件,推動我國自行設計、建造核輻射模擬設施,開展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促進了我國抗輻射加固技術的持續發展,為提升我國戰略武器的生存與突防能力提供了技術支撐。

  90年代以來,他不顧年邁,仍在材料理論、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繼續進行研究。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4年

人物:于敏

貢獻簡介:于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物之一。

上世紀50年代,于敏在國內率先開展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在物理學報上發表了多篇論文,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與北京大學楊立銘教授編輯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原子核理論專著《原子核理論講義》。

上世紀60年代起,投身於我國核武器事業,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在氫彈突破中,組織領導攻關小組發現了實現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形成了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帶領科研隊伍完成了核裝置的理論設計,並定型為我國第一代核武器,裝備部隊。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氫彈突破和武器化”工作,榮獲198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在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中,領導突破了氣態引爆彈(初級)原理和高比威力次級原理。作為小型化關鍵的氣態引爆彈主要負責人,主持研究並解決了裂變材料的壓緊、中子注入及其增殖規律、氘氚點火燃燒規律、輕重介質混合對聚變的影響、高能中子裂變反饋規律等一系列關鍵問題,提出了加大兩個關鍵環節設計裕量的具體措施。氣態引爆彈的研製成功,為我國第二代核武器的研製奠定了可靠基礎。作為第二完成人的“氣態引爆彈裝置的突破”工作,榮獲198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在中子彈突破中,作為主要領導人和參加者,提出了中子彈的設計指標,明確了中子彈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關鍵技術問題和難點,研究了熱核反應中等離子體過程,分析了中子彈的反應規律並歸納為三個階段,提出了判斷聚變點火裕量的主要判據和提高裕量的措施。作為第一完成人的“中子彈裝置的突破”工作,榮獲198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在核武器基礎理論發展中,揭示了武器核反應內爆過程的運動規律,解決了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馳豫過程、輻射波與衝擊波的傳播規律等一系列基礎問題。作為第四完成人的“原子彈氫彈設計原理中的物理力學數學理論問題”研究,榮獲198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在核武器發展戰略中,與鄧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試驗進程”建議。建議書提前規劃了我國核試驗的部署,使黨中央做出果斷決策,為我國爭取了寶貴的10年核試驗時間,為提升我國核武器水平、推動核武器裝備部隊並形成戰鬥力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前瞻性作用。針對禁核試,提出了以精密實驗室實驗等幾個方面支撐禁核試後武器研究的設想,該建議被採納並演化為我國核武器事業發展的四大支柱,至今仍然是我國核武器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上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國防高科技項目尤其是我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激光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6年

人物:屠呦呦

貢獻簡介:屠呦呦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的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青蒿素髮現的關鍵性突破;率先提取得到對瘧原蟲抑制率達100%的青蒿抗瘧有效部位“醚中幹”,並在全國“523”會議上作了報告,從此帶動了全國對青蒿提取物的抗瘧研究;她和她的團隊最先從青蒿抗瘧有效部位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一成分“青蒿素”;率先開展“醚中幹”、青蒿素單體的臨床試驗,證實了其治療瘧疾的臨床有效性;並與合作單位共同確定青蒿素的化學結構,為其衍生物開發提供了條件。她和她的團隊按國家藥品新規,將青蒿素開發為我國實施新藥審批辦法以來第一個新藥。

青蒿素是與已知抗瘧藥化學結構、作用機制完全不同的新化合物,改寫了只有含N雜環的生物鹼成分抗瘧的歷史,標誌著人類抗瘧藥物發展的新方向。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以青蒿素類為主的複合療法(ACT)作為治療瘧疾的首選方案。現已為全球瘧疾流行地區所廣泛使用,近年來ACT年採購量達3億人份以上。據WHO《2015年世界瘧疾報告》,由於採取有效防治措施,包括ACT的治療,從2000年全球瘧疾發病2.14億例、死亡73.8萬人,到2015年發病率、死亡率分別下降37%和60%,挽救了大約590萬名兒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團隊因研製青蒿素獲得多項國內外重要獎勵。1978年她領導的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523”研究組受到全國科學大會表彰,1979年“抗瘧新藥青蒿素”獲得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011年屠呦呦以“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2015年10月,屠呦呦又以“從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青蒿素,開創瘧疾治療新方法”,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6年

人物:趙忠賢

貢獻簡介:趙忠賢院士50多年來,除參加國防任務的幾年外,他一直從事超導研究,是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超導臨界溫度很低,廣泛應用受到影響,尋找液氮溫區的高溫超導體甚至室溫超導體一直是科學家長期的夢想。在百餘年超導研究史中,出現了兩次高溫超導重大突破,趙忠賢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和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趙忠賢是國際上最早認識到柏諾茲和繆勒關於“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達35K 超導性”(後獲諾貝爾獎)的重要意義的少數幾位學者之一。該工作與他多年堅持的“結構不穩定性可以導致高臨界溫度”的思路產生共鳴。1987 年2月,趙忠賢及合作者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並在國際上首次公佈其元素組成為Ba-Y-Cu-O,推動了國際高溫超導研究熱潮。1987 年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 物理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此獎項。1989 年因“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電性的發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集體一等獎(排名第一)。

趙忠賢的第二個主要貢獻是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長期的堅持和積累,趙忠賢在探索新的高溫超導體方面逐漸地發展了一種新的思路,即存在多種合作現象的層狀四方體系中,有可能實現高溫超導。2008年日本一小組報道了LaFeAsO有26K的超導電性,趙忠賢結合他的學術思路,認識到其中可能孕育著新的突破。基於LaFeAs(O,F)壓力效應研究,趙忠賢提出輕稀土元素替代和高溫高壓的合成方案,率先將鐵基超導體的臨界溫度從26K提高到52K,顯著超過了40K的麥克米蘭極限。很快又合成了絕大多數50K以上的系列鐵基超導體,創造了大塊鐵基超導體55K最高臨界溫度紀錄。2013年,趙忠賢因“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5年,獲得國際超導領域重要獎項Matthias獎。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7年

人物:侯雲德

貢獻簡介:侯雲德院士是我國生物醫學領域傑出的戰略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我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他在分子病毒學研究和基因工程藥物研發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紀80年代初他率先利用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方法,完成了當時我國最大基因組——痘苗病毒天壇株的全基因組測序;構建了一系列新型原核表達載體和病毒基因治療載體;發現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原表位及其致癌性分子機制等,奠定了我國分子病毒學的研究基礎。他率先研發出國際獨創、我國首個基因工程藥物(國家I類新藥)——重組人干擾素α1b,實現了我國基因工程藥物從無到有的“零”突破,隨後又在短短數年間相繼研製出1個國家I類和6個國家II類基因工程新藥。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獲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侯雲德所研製的基因工程藥物不僅已應用於上千萬患者的臨床治療,而且成功替代國際進口產品併產生數十億人民幣的經濟效益。他主導完成的基因工程藥物產業化對我國改革開放早期的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侯雲德連任三屆國家“863計劃”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的十年間(1987—1996年),我國以基因工程藥物發展為重點的醫藥生物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取得了飛速發展。

  他在中國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建設上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帶領“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頂層設計了我國2008—2020年應對重大突發疫情和降低“三病兩率”的總體規劃。他特別強調我國新發突發傳染病應對能力的提升,佈局建立了多部門、多領域、覆蓋全國的傳染病檢測平臺和監測網絡,將我國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技術和能力提升到國際先進水平,使我國成功應對了近十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多次重大傳染病疫情。他還主導了2009年我國H1N1流感大流行的防控應對和科技攻關,取得8項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使我國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流感大流行成功干預的先例。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獲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7年

人物:王澤山

貢獻簡介:王澤山院士系統地研究了發射藥及其裝藥理論;發明低溫感技術,提高了發射效率,使發射威力超過中國國外同類裝備的水平;研究和解決了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有關理論和綜合性處理技術,實現了資源化再利用,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明了一種高密度火藥裝藥技術,已推廣應用。

1985年,王澤山和他的團隊著手開展大量超期儲備的火炸藥相關方面的研究。1990年,王澤山開始從事火炸藥的另一個難題“含能材料的低溫感”。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8年

人物:錢七虎

貢獻簡介: 錢七虎院士是我國著名的防護工程學家,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的引領者,為我國防護工程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從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針對核空爆的主要威脅,錢七虎院士致力於解決戰場有生力量的防護技術難題,提出了非飽和土的三自由度模型,建立了核爆炸荷載與土中淺埋工程結構相互作用計算理論和設計方法,研製出核爆炸模擬試驗裝置,開展了防護工程結構大規模有限元數值計算,研發了可大批量運送、快速安裝的輕型摺疊式野戰工事,並運用系統工程理論建立了國防人防工程毀傷評估方法,有效保證了工程的總體防護效能。成果編入多項國家軍用標準,出版兩部專著,相關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針對新型鑽地彈的快速發展,錢七虎院士展開了侵徹爆炸效應工程防護理論與技術研究,提出了侵徹近區介質的固體彈塑性-內摩擦-流體統一物理模型,建立了防護工程抗高速、超高速鑽地彈打擊計算方法,研發了新型防護材料和高抗力複合結構,成功應用於多個重要軍事工程。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獲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自21世紀以來,針對核武器發展新動向,錢七虎院士提出了防護工程深地下發展方向,在國內倡導並開展了深部非線性岩石力學以及防護工程抗核武器鑽地毀傷效應的研究,形成了分區破裂化、巖爆、大變形三者統一的深部岩石非線性力學理論,填補了深地下工程抗核武器鑽地爆炸效應的防護計算理論的空白,解決了深地下工程建設災變防控關鍵技術難題。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獲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針對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安全防護需求,錢七虎院士向國家和軍隊提出了工程防護與信息化防護相結合、建設深地下超高抗力防護工程,以及戰略通道橋隧並舉、能源地下儲備、防災防空一體化發展等多項戰略建議,獲國家部委和軍委首長批示並被採納實施。

  作為我國防護工程的領軍人物,錢七虎院士創建了我國防護工程學科和學術組織,培養了50多名博士和大批高層次中青年人才,建成了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創新研究群體,推動了我國軍事防護工程抗力水平與強敵核武器和新型常規武器精確打擊相抗衡。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8年

人物:劉永坦

貢獻簡介:劉永坦院士是我國著名的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奠基人,對海遠程探測技術跨越發展的引領者。

  20世紀80年代初,劉永坦院士面向國家海防戰略重大需求,開創了我國對海新體制探測技術研究領域。近四十年來,帶領團隊致力於對海遠程探測技術的研究,成功實現了對海新體制雷達理論、技術和工程應用的全面自主創新。

  由於波段的特殊性,常規理論無法支撐新體制雷達的研究。劉永坦院士帶領團隊,系統突破了傳播激勵、海雜波背景目標檢測、遠距離探測信號及系統模型設計等基礎理論,創建了完備的新體制理論體系。在此基礎上,攻克了系列關鍵技術,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部對海新體制實驗雷達,首次完成了我國對海面艦船目標的遠距離探測實驗,實現了我國對海探測技術的重大突破。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為了解決國家海防遠程探測的迫切需求,必須研製具有穩定、遠距離探測能力的雷達,然而,從原理到工程實現涉及電磁環境複雜、多種強雜波干擾等國際性技術難題。面對世界各國均難以逾越的技術瓶頸,20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他帶領團隊,歷經上千次實驗和多次重大改進,形成了一整套創新技術和方法,攻克了制約新體制雷達性能發揮的系列國際性難題,2011年成功研製出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與國際最先進同類雷達相比,系統規模更小、作用距離更遠、精度更高,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標誌著我國對海遠距離探測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2015年,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面向國家未來遠海戰略需求,自“十五”以來,劉永坦院士還規劃實施了對海遠程探測體系化研究,逐步開展了分佈式、小型化等前瞻技術的自主創新,為構建由近海到深遠海的多層次探測網、實現廣袤海域探測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9年

人物:曾慶存

貢獻簡介:曾慶存,男,1935年5月出生於廣東省陽江市。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61年在前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副博士學位。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氣象學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曾慶存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標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他們是國家脊樑,請重視教育、科學、人才

年份:2019年

人物:黃旭華

貢獻簡介:黃旭華,男,1926年3月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核潛艇研究工作,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旭華畢生致力於我國核潛艇事業的開拓與發展,是我國核潛艇事業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先後擔任我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副總設計師和總設計師,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為我國海基核力量實現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寫在後面的話:重視教育、重視教師、重視人才、重視科學,則國強,國強我輩之幸,我輩定當倍加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