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據俄羅斯航天集團網站消息,當地時間4月9日,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用“聯盟-2.1a”型運載火箭順利將“聯盟MS-16”飛船送入太空。該飛船搭載2名俄羅斯宇航員和1名美國宇航員,已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聯盟MS-16發射瞬間


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乘坐飛船升空的美俄宇航員

其中美國宇航員Chris Cassidy是第3次前往國際空間站,2009年,他曾乘坐“奮進”號航天飛機首次在國際空間站部署。2013年,他再次乘坐TMA-08M“聯盟”號前往國際空間站,3次長時間的太空飛行,在人類航天史上非常罕見,這得益於他強悍的身體素質。實際上,Chris Cassidy是前海豹3隊特種部隊隊員,911事件2周後就被調往阿富汗,在艱苦的山區總共服役了2次共6個月。

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美國宇航員Chris Cassidy

值得注意的是,“聯盟MS-16”是新冠肺炎疫情中首次發射的飛船。在後續的196天中,國際空間站還將迎來2艘俄羅斯飛船、1艘日本飛船和1艘美國飛船。此外,首艘運載宇航員的美國“龍”飛船也有望在今年5月飛抵國際空間站。這充分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外的影響暫時可能遠比想象中要小,至少在航天方面很多國家的計劃並沒有因此推遲。

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國際空間站的壽命已經不多了

不過,在疫情期間防病毒依然是一件大事,搞不好,整個國際空間站都會因此受到感染。那麼在這次發射之前,俄羅斯和美國宇航員又是怎樣防病毒的呢?首先,他們在執行任務前要經過嚴格的核酸測試,西方國家雖然試劑盒短缺,老百姓想要檢測非常困難,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在宇航員的健康上打折。

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培養一名宇航員比培養一名資本家都貴

其次,和普通人一樣,宇航員防病毒的法寶也是隔離。他們在起飛前7到10天內,要進行嚴格的醫學隔離觀察。而在進艙前,還要進行全面的檢疫,為航天員和國際空間站的安全再上一道保險。實際上,即使疫情發生前,這也是航天員每次執行任務之前的常規操作,在這方面,他們是最專業的。

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宇航員隔離是常規操作

之後,還要進行至少3周的隔離檢查和體質恢復工作。其中第一週是參照鼠疫和霍亂等甲級傳染病來執行,第二週開始才降為乙級傳染病隔離標準,而這次的新冠肺炎就屬於乙級傳染病,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宇航員的隔離會出現類似西方社會民眾的不靠譜操作。

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宇航員的隔離標準比新冠肺炎高多了

不過,和軍艦上一樣,航天員的隔離主要是對外集體防護的,一旦出現內部感染,在狹小的飛船中,非常難以處理。而國際空間站雖然空間較大,可以分段隔離,將患者密封在單獨的艙段中,但是很多日常工作無法進行。而且病情一旦嚴重,在太空中也無法進行醫療救護,必須返航,返航過程巨大的高G壓力,又會讓患者出現難以承受的後果。所以總體來說,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對付內部傳播的病毒,並沒有什麼好辦法,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災難事件。

俄羅斯發射飛船,3名宇航員入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中怎樣防病毒?

國際空間站內部

目前,根據媒體公開的我國從莫斯科入境旅客頻頻被感染的消息來看,俄羅斯的疫情可能已經大規模爆發,此時將3名宇航員送上太空,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