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军官求爱信物,宝玑毕生未完订单—玛丽安托万怀表传奇丨下篇


匿名军官求爱信物,宝玑毕生未完订单—玛丽安托万怀表传奇丨下篇


当玛丽安托万怀表制作完成时,其机芯搭载自动上链、三问报时、万年历、时间等式、跳秒、动力显示和温度计功能,堪称当时最复杂的怀表机芯,在宝玑的钟表制作历史乃至世界制表历史上都首屈一指。

在这些功能中,三问与时间等式作为复杂机芯中的经典机构在No.160中同时发挥作用。在之前的文章中没有着重介绍三问功能,其出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黑夜中向人们报出时间,17世纪中期,报刻怀表在英国问世,而那时的怀表普遍装备铃铛以发出声响,在问机构运行时,两个击锤中有一个击锤首先运行,敲击铃铛发出声响,有秩序的连续敲击报出当时的时间,之后,两个击锤交替敲击,发出“叮叮”声,一次为一刻,根据报出的次数判断时间。


匿名军官求爱信物,宝玑毕生未完订单—玛丽安托万怀表传奇丨下篇

早期二问表机芯


三问(可问分钟)机构于18世纪早期出现,在二问表的基础上,三问表出现,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分钟问时功能,即在报完刻后,另一边的小锤会继续敲击,发出短促的连续声响,在刻数后报出1-14声,与刻数的时间叠加就可以知道分钟数。在宝玑发明环状音簧后,可以直接安装在机芯上,极大减小了整表的厚度,并且,音簧可以通过调整尺寸使其发出几种不同的音节,使得所报出的时间更加准确。


匿名军官求爱信物,宝玑毕生未完订单—玛丽安托万怀表传奇丨下篇

宝玑古董怀表中的时间等式


在玛丽安托万怀表中还安装有一个超越钟表基础机芯的复杂功能:时间等式。其是为了指示太阳时(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真实周期)和钟表指示时间(时针旋转两周耗时24小时)之间的误差,由于地球轨道并非正圆,因此,地球在运转一周的周期与时钟运转一年的周期会出现误差,这种误差会随着地球轨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科学家和钟表师在机械表机芯中设置了一个凸轮,用以模拟真太阳时的运行,并通过连杆等在盘面中表示出来。这一技术早期运用于航海领域,后在复杂表款中也时常出现。

匿名军官求爱信物,宝玑毕生未完订单—玛丽安托万怀表传奇丨下篇

时间等式


玛丽安托万怀表No.160一经问世边成为收藏家和制表师关注的焦点,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成为宝玑工厂的骄傲。1987年,玛丽安托万怀表在耶路撒冷博物馆被盗,同时也为这块传奇怀表增添许多神秘色彩。

1987年后,由于找寻怀表需要很长的时间,宝玑工厂开始在找寻的同时尝试复制玛丽安托万怀表。2004年,复制工作开始,由于没有直接的资料,工匠只能通过巴黎宝玑博物馆收藏的宝玑原版图纸和怀表的图片以及大量的当时历史资料进行辅助,并根据当时的工艺对怀表进行复刻。

匿名军官求爱信物,宝玑毕生未完订单—玛丽安托万怀表传奇丨下篇

复刻玛丽安托万怀表


历经四年,2008年4月,玛丽安托万怀表复刻完成,No.1160问世,戏剧性的是,原品No.160在2007年12月被寻回,两块表经过对比后发现,复刻品的质量与工艺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原品,但是两件绝世精品的出现与对比,也向世人展现出宝玑出神入化的制表技术和其技术之后蕴含的及其丰厚的制表传统。

匿名军官求爱信物,宝玑毕生未完订单—玛丽安托万怀表传奇丨下篇

No.1160


从两块近乎一样的作品上来看,玛丽安托万怀表原品No.160所代表的是宝玑的创始者对钟表表制作的执着与热爱,而当代复刻的No.1160代表的就是现代宝玑工厂的制表师对当年创始者留下的制表传统的传承,这种传承也在找时间的沉淀中成为了宝玑的核心灵魂。

腕道,重新定义腕表的时间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