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商觀察到“三低”現象,讓知識付費局舉步維艱


聖商注意到現階段,知識服務雖未像知識付費那般聲勢浩大的發展,但依然保持整體向上的態勢,前景可期。儘管如此,聖商經研究發現,知識服務仍難免被重重行業問題所困擾,最為迫切的當屬領域內當前出現的“三低”現象,即知識的“復購率降低、完課率降低、使用時長降低”。

聖商觀察到“三低”現象,讓知識付費局舉步維艱


隨著用戶逐漸趨於理性,人們對於知識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用戶認為課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屬於"灌水",另一部分內容則大量來自於“百度”、“知乎”等免費知識獲取平臺,內容過於淺顯,這就導致人們在購買知識與服務時更為慎重求實,一方面使知識服務難有後繼之力,另一方面也讓行業的持續發展面臨更多的壓力與挑戰。因此,聖商認為,只有及時理清問題,才能由此抽絲剝繭,找到妥善的方法一一擊破。

一、復購率降低。第一個訂閱專欄產品《李翔知識內參》停更,知名大V販售的《5分鐘商學院》訂閱量下降,此番種種都是復購率降低的直接表現。加之用戶對產品的要求更高,課程內容的淺顯,也直接影響到用戶對品牌的評價,這些最終都會在復購率上得到顯現。復購率就像購物的“回頭客”,把握不住這些市場留存,企業的發展根基必將不穩。而歸根結底,影響復購率的三大因素,無外乎內容質量、服務質量以及學習回報,企業的當務之急依然是提高產品性價比和內容質量,以及著眼於完善後期的產品服務。

二、完課率降低。在知識服務領域,課程的完課率不高一直為人詬病,特別線上課程,更是如此。據數據統計,目前知識付費產品的平均到課率僅為7%,諸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Coursera上開設的16門課程中,只有4%的學習者最終獲得了證書;而哈佛大學在edX上的課程也只有6%的完成率。完課率是學習最為的直觀的表現,這種極低的完課率,表示用戶沒有學習動力,更不要談後續的持續購買,企業自然也就喪失了對用戶的吸引力。不管是課程質量下降,還是課程節奏設計不合理,無論是什麼因素,最終導致的是用戶積極性被破壞,從而影響完課率。聖商認為,這個問題想要得以緩解,不僅僅是要從內容體系、內容結構上形成階梯,促使每一節課程都吸引用戶的眼球和心理,還可以嘗試從參透用戶的心理成本、激發參與感、設置獎勵機制方面多加發力。

三、用戶使用時長降低。在聖商看來,學習原本就是違揹人本性的事,自我提高、自我約束都需要強大的自制力。生活娛樂、日常瑣事都在影響著用戶的意志力,在沒有顯著作用的前提下,戰勝人的潛意識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用戶的使用時長降低是在所難免的,運營商無法在主觀上引導用戶,自主保證使用時長是知識付費領域的運營商和服務商普遍面臨的問題。由此可見,如何增強對用戶的吸引力,提升課程的實用性,完善各項功能的開發,或許值得思索。

因此聖商教育認為知識付費領域的“三低”現象,給後續的知識服務增加了巨大的壓力,良性發展也面臨了更多的挑戰。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破局之法,緩解甚至解決“三低”問題,或將成為眾多知識服務領域的運營商和服務商突圍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