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做事,心無執著

有位護法居士,長期護持本法,前天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意是:我常親近的一個道場,經常舉辦齋天(供天)活動,我也一直都隨喜參加,不知這是不是會影響正法,會不會有不好的因果。

寺廟舉辦一些活動,本來並沒有什麼錯,隨喜參加,心不動搖,則一切都是方便。也就是說,我們悟得心性了,一切事都可以做,要在事境上鍛鍊。在做的過程中,心無旁騖,沒有二心,只有一念。這個“只有一念”,即是正念。六祖說“直心是道場”,就是這個意思。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做事不專心,做著這個事,想著那個事,這就是妄想分別,這樣就不好。這就像吃飯,如果一邊吃飯,一邊想東想西,挑三揀四,這個心早就不知道跑到哪去了,這就是祖師說的“吃飯不好好吃,睡覺不好好睡”,這都是跟著境界和妄想翻雲覆雨。

這裡為大家介紹一個方法:做任何事前,首先要斷掉妄想分別,方便的說,就是先清空一下大腦,空空當當,了了覺知,然後再做事。如果妄念不能當下截斷,那就可以盯著妄念,“斷”,一下喝斷妄想的連續,當下就空寂而靈知。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這樣。做完事也要這樣,把做事的心念斷掉,這就像沒有做過事一樣。要時時“斷”一下,或者說時時截斷妄想的連續,吃飯也這樣、睡覺也這樣,行住坐臥都這樣,這就是最好的方便禪法了。

很久以前我們就說過,當我們早上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清空大腦,截斷妄想的連續,這就不會抓著夢境妄想不斷了。每天早上醒來後都這樣,習慣了,就好像沒有夢境了,也就是遠離了夢境,當下覺悟了。如果早上醒來,不斷回憶夢中的事情,甚或細細品味,那就壞了,那就和沒有修法沒有什麼不同了。這其實和白天做完事,心還粘在事情上放不下是一樣的。

時時觀察一下心念,或者時時斷一下,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觀照。所謂“觀”,就是要看到念頭,看到就截斷了;所謂“照”,就是我們常說的迴歸空性,心燈獨耀,遍照一切。時時這樣用功,就是見性後要做“保任”功夫的“保”,“保”熟了,就不保而保了,就進入了無為。此時,“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自自然然,無功之用。

我們時時安住空性,就不會心猿意馬,空寂而靈知,靈知而空寂,這就是正心。心正則一切正,隨緣做事,心無執著,就沒有什麼善惡好壞的分別了,這就是正修。

所以,儘管做事,什麼事情都能做而不忘失時時覺悟,這就是在事境上練心,把一切煩惱都變成正念,則“煩惱即菩提”。因此,修法不是不做事、也不是不起念、強壓念頭,而是儘管做事,妄念來了就知道,了了覺知,而不被事情做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