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曹汛

《中国造园艺术》

北京出版社,2019年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曹汛,辽宁盖县人。1935年6月28日生。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文史学家,兼善绘画与建筑画。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曾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级建筑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聘教授、台湾树德大学建筑系特聘教授,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园林史》,现为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涉及建筑、园林、考古、艺术和文学等诸多领域。

治学严谨,尤精于史源学、年代学考证,擅长攻解学术难题和考断无头公案,代表作如《嵩岳寺塔建于唐代》、《李诚本名考证》、《姑苏城外寒山寺:一个建筑与文学的大错解》,及本书收录的《陆游的错解错传和绍兴沈园的错认错定》、《石涛叠山“人间孤品”:一个媕浅而粗疏的园林童话》,材料翔实,证据充分,纠正了流传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大错案。

“破旧”之外更长于“立新”,本书收录的《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及对计成、张南垣、叶洮、李渔和戈裕良等造园名家的研究,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蓬勃气象,议论精湛,见解高妙,从中可领略一代学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淳雅古风。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文章十二篇,分为上下两编。最早的《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发表于1980年,最晚的《走出误区,给李渔一个定论》发表于2007年,时间跨度近30年,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曹汛先生在园林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学术贡献。

上编的主题为园林艺术,收录六篇文章。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第一篇《中国造园艺术概说》为总论,首先拈出中国园林艺术的特质,继而从园林艺术的发展、叠山艺术的发展、诗情画意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阐述中国园林在东亚和欧洲的国际影响,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中国园林的历史脉络、艺术特征和国际地位。

第二篇和第三篇分别对叠山艺术的三个阶段和诗情画意的三个阶段展开详细论述,其中许多论断已成为今天学术界的共识,奠定了风景园林历史理论的基础。

第四篇和第五篇通过陆游与绍兴沈园,石涛与扬州片石山房,剥茧抽丝般揭示出这两大历史误区的产生过程,展示了作者敏锐的学术洞察和深厚的治学功力。

上编的前三篇为“立”,第四、五两篇为“破”,最后一篇则有破有立,通过网师园这座精品小园,展示了如何拨开重重疑雾,对历史名园做出精确的鉴定和评价。

下编的主题为造园名家,收录六篇文章。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明末清初的苏州叠山名家》介绍了许晋安、周秉忠、周廷策等9位在苏州设计过园林的叠山家。

《计成研究》和《造园大师张南垣》分别为纪念两位造园大师诞生400周年而作,计成为明代最重要的造园理论家,张南垣为明代最重要的造园实践家,两人构成明代造园艺术的两座高峰。

《走出误区,给李渔一个定论》和《叶洮传考论》一反一正,前者梳理了李渔的叠山作品和园林著作,剥除了李渔身上名不副实的光环,后者则考证了叶洮的生平和作品,将这位清初第一流的山水画家与叠山艺术家推荐给读者。

全书最后一篇是《戈裕良传考论》,戈裕良是与张南垣并列的造园大师,他生活的嘉庆道光年间,因为有他的叠山作品而成就了中国园林史最后的辉煌。戈裕良之后,中国古代的造园叠山艺术也就终结了,进入到近代时期,因此以此篇作为全书压轴。

此外,本书还精选了10幅曹汛先生的建筑园林绘画手稿,读者可通过作者独特的取景、色彩和笔触,走进不一样的园林世界。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目录

上编

  • 中国造园艺术概说

  • 略论我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发生发展

  • 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

  • 陆游《钗头凤》的错解错传和绍兴沈园的错认错定

  • 石涛叠山“人间孤品”,一个媕浅而粗疏的园林童话

  • 网师园的历史变迁

曹汛建筑手稿欣赏

下编

  • 明末清初的苏州叠山名家

  • 计成研究——为纪念计成诞生四百周年而作

  • 造园大师张南垣——纪念张南垣诞生四百周年

  • 走出误区,给李渔一个定论

  • 叶洮传考论

  • 戈裕良传考论——戈裕良与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终结

精彩书摘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造园艺术与绘画艺术确有相同之处,山水园与山水画都是以再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为己任的,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分科,各有特点,绘画只是二度空间的表现艺术,造园却是三度空间的表现艺术,如果再加上游人观赏随时转移而不断展现的空间流动,用世界现代建筑界的时髦说法,是“四度空间”,因而就成了一种更为艰难的表现艺术。造园要通于画理,但精神绘画只是精通造园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这一点,只有在园林艺术达到成熟,出现了职业技巧极为纯熟、艺术造诣极为精湛的造园艺术家,使一般画家觉得不可企及的时候,人们才能有所认识。

——《略论我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发生发展》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大好园林说网师”,网师园原来是乾隆年间江南园林极盛时期的一个精品。梁章钜说,“园中结构极佳”,还是在李鸿裔父子局部改建之前,保持着宋宗元、瞿兆骙以来的全貌。李鸿裔父子在东南部改建豪宅高楼,平掉西部水面,给网师园造成很大的硬伤。但是中部主体还保留着瞿氏网师园时的面貌,西部虽有改造,尚不甚俗恶,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和网师园同时建造的陆锦涉园,六易其主,今为耦园,乾隆年间的面貌一概无存。网师园虽然已经不是十全十美,但主体部分依然是一个精品。这个情况有点像《红楼梦》,后四十回乃狗尾续貂,前八十回则人人叫好,读之心醉。也有点像《浮生六记》,后二记遗失不传,有好事者妄为补足,伪作很快遭到唾弃,盛行不衰的还是老汤老味的前四记。

——《网师园的历史变迁》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张南垣的造园叠山作品,质量最高,数量也最多,没有人能超得过。黄宗羲《张南垣传》称“三吴大家名园,皆出其手。”戴名世《张翁家传》称“东南名园大抵多翁所构。”大体都是事实。遗憾的是,张南垣的造园叠山作品,至今一处也没能留存下来,我曾按着文献中查到的材料,用多年的时间断续访查过十几处遗址,比较像样一些的遗迹也不多了,但是张南垣之子张然所造的南海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张南垣之侄张鉽所造的无锡寄畅园,还都存在,此外颐和园谐趣园中的一处假山,叠成“平冈小坂”“陵阜陂陀”,虽然没有查到作者,但一见即知是“张氏之山”。

——《造园大师张南垣》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我国的造园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左右造园大局的叠山理水,更叫人觉得莫测高深。在有限的空间内,模山范水,再现出意境无限的山林气势,“眼中忽见山峰青,一朵芙蓉落庭际。”其高而大者,磅礴浏漓,有拔起千寻之势,令人愕眙惶恍,仿佛雷电交作,不可逼视,及夫敛险就夷,一归平淡,“陵阜陂陀”、“曲岸回沙”,又如空山鼓琴,沉思独往,萧寥旷远,烟火尽绝。叠山艺术的创作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达到出神入化,没有高深的素养,没有游历过一些天下名山而又下过一番镕铸概括的工夫,没有长期的钻研和磨炼,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叠山通于画理,但是远比山水画为难,因此叠山艺术家往往比画家成熟为晚,这也是人们一致公认了的。

——《戈裕良传考论》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曹汛

《中国造园艺术》

北京出版社,2019年

购书链接

京东

当当

天猫旗舰店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