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擁創建】閃耀在雲霧山腳下的“國動人”

【雙擁創建】閃耀在雲霧山腳下的“國動人”

“沒得啥困難,現在我就在門跟前做點活,經管娃娃上學!一年加上產業獎補的錢收入還可以,這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你們人武部多年來對我們村老百姓的關心和幫扶!”石泉縣雲霧山鎮秋樹壩村貧困戶羅克均正在和家裡的“客人”拉家常,而“客人”正是包聯他家的縣人武部部長陳曉軍。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四月的春天,陳部長和政委翟相寬正帶著部機關幹部職工在村入戶調查,因受疫情影響,羅克鈞女兒每天在家只能搬起凳子坐在門前院壩收聽收看網課,對此,陳曉軍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隔三差五總要抽時間去趟羅克均家,網怎麼樣?能全程聽清嗎?感覺效果咋樣?……這都是陳部長關心的問題,自包聯羅克均家,已經記不清來了多少次了,久而久之,該部與秋樹壩村的貧困戶也結下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據悉,石泉縣人武部幫扶的秋樹壩村轄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村戶籍人口276戶979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3戶245人。截止2019年底,剩餘貧困人口6戶14人,貧困發生率從25.02%降低至1.43%,全村“兩不愁三保障”全面達標,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提升,村容村貌極大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自2015年以來,人武部按照“紮實夯基礎、聚力抓產業、幫扶惠民生”的總體思路,盡部隊之所能,急群眾之所急、解地方之所需、有效發揮生力軍、突擊隊、排頭兵作用,積極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完成了包聯村的各項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抓組織領導,政治站位再提高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幹部,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度融合,離不開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人武部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從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認識脫貧攻堅的艱鉅性、嚴肅性,堅決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踐行國動人初心使命,落實擁政愛民要求的主戰場。黨委堅持定期研究脫貧攻堅工作,及時向縣委彙報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人武部部長擔任包聯村脫貧攻堅總隊長,一週至少一次調研指導秋樹壩村的脫貧工作。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人武部政委注重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不僅手把手幫建秋樹壩村黨支部,而且經常給村裡黨員上黨課,及時傳達黨的精神,提升農村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模範帶頭作用。在走村入戶排查過程中,認真與貧困戶交流溝通,講解黨的光輝歷程和國家有關脫貧攻堅惠民政策,聽取他們對幫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做到底子清、情況明。部機關幹部職工,積極響應號召,與包聯村貧困戶結對子、交朋友,深入走訪慰問,解困幫難,在全部形成了關鍵少數率先垂範,幹群合力攻堅,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良好氛圍。

抓基礎保障,兵強馬壯促發展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自開展幫扶工作以來,該部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則,始終確保2名政治素養高、工作能力強的幹部職工到村擔任工作隊員,有效解決了基層幫扶力量缺乏的問題。與此同時,通過多方籌集,累計向秋樹壩村撥付脫貧攻堅扶持項目資金20餘萬元,協調資金40餘萬元,對秋樹壩村村級活動場所及國防教育文化園改造,給工作隊配齊了工作生活設施設備,為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效開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抓設施建設,水電路訊齊通暢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在幫扶過程中,該部始終把提升村上基礎設施條件、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基本需求作為重點,加強上下銜接,積極爭取資金,參與項目建設,累計協調各類幫扶資金達410萬元。2015年以來,秋樹壩村累計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5戶78人並有效落實後續產業就業扶持措施,累計實施危房改造3戶並全部入住,積極爭取資金打通六組毛路0.8公里,新建二組產業路1.6公里,正在加緊修建的愛民路2.4公里,修建U型渠1.35公里;參與新建飲水工程5處,累計解決175戶農戶安全飲水問題;同時,圍繞該村新建的核桃示範產業園,多條產業路,用實際行動有力支持了村域設施提升和環境改善,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抓產業發展,山林經濟助增收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秋樹壩村山林資源豐富,養殖基礎較好,十分適合發展山林特色種養產業,在與鎮黨委、政府和多次銜接溝通之下,制定了“以傳統種植業、良種核桃、生豬養殖三大產業為主導,多種特色產業共同發展”的總體規劃,明確了“能人帶頭、大戶支撐、農戶受益”的發展思路,擴大產業規模、規範田間管理、實現穩定增收。該人武部主動作為,在拿出約7萬元用於產業獎補的同時,與駐村工作隊有效配合,積極參與村上產業發展工作,引進黨員吳峰迴村興辦興豐公司,大力推廣“公司+貧困戶”發展模式,帶動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大力發展養殖業,培養養牛大戶2戶,養羊大戶3戶;發展黃花菜種植30畝,甜柿子種植30畝,魔芋35畝,花椒50畝,改良嫁接300畝核桃園。全村122名貧困勞動力中實現就業94人,111人參加產業就業培訓,實現了長效產業全覆蓋。

抓民生保障,魚水情誼更深厚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該部始終把抓好民生服務放在首位,多方籌措配給物資,進村入戶關心慰問,傾情用心對接幫扶,苦口婆心講解政策,用盡全力解決困難,得到了當地群眾的交口稱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民魚水情。積極參與醫療、教育、生態、兜底等扶貧政策的宣傳及落實工作,全村 93戶245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參加新農合和大病保險並按規定報銷相關費用;落實低保15戶43人,特困供養人員20戶21人,按期兌付31名貧困殘疾人兩項補貼,生態補貼也全部落實到位。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先後協調縣醫院、中醫院、紅十字仁愛醫院8次開展現場義診,組織健康知識講座5場,發放了價值共計3000元的藥品。深入實施“百校助學、百村扶貧、百館共建”的“三百”工程,該部領導堅持急學校所急、想學校所想,從幫扶的雲霧山鎮中心小學實際出發,累計援助文具、桌椅、空調、床、消毒櫃、洗衣機、熱水器、宣傳展板等價值9萬元的物資,為該校10名特困學生捐贈助學金5000元,同時針對教師住宿條件緊張的情況,該部表示,下一步計劃出資5萬餘元去校外租賃房屋為該校教師居住,不斷改善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注:轉載請註明出處,嚴禁修改標題及內容)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審核:許 兵

【今日要聞】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小康新時代

【新時代文明實踐】找準突破口,推進志願服務四化

【民情三本賬】共攢一把勁;提升群眾“三感”

【農民夜校】養殖大戶集結,產業能人授課

【双拥创建】闪耀在云雾山脚下的“国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