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破碎之后何去何从?

初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只对书中拉斯科利尼科夫对人分类的理论有点印象,其中大段大段的自言自语自我思索都略过了。几年过去了,再读的感觉不一样了,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也许,这些世界名著就是一面面镜子,其中藏着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


《罪与罚》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件,贫困潦倒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妹妹莉扎薇塔,经过一系列事件最终自首,流放西伯利亚。

又由于各色人物的出场,主人公情绪跌宕起伏,让这本著作可读性变得极强。本书包含了很多方面,我也枉谈去分析了,就谈一谈一些感想。

信仰破碎之后何去何从?


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一个贫穷潦倒的大学生,母亲和妹妹省吃俭用,寄希望于他毕业之后有个好前程。他很聪明,自尊,但同时他对自己满心忧虑,靠着以后的教职,拿着微薄的薪水,生活又有什么希望?他的意识中,自己应该有更多的权利,更光明的未来。其实,对于他这种状态,他的朋友拉祖米兴有一段非常直白的看法:“你们这些人是只会空谈的吹牛的家伙,只要遇上一丁点不顺心的事情,就像下蛋的母鸡一样的唠唠叨叨嘀咕个没完,就连嘀咕起来也是剽窃别人的词句,在你们身上看不到一丁点独立生活的影子。”

这里可以看出他有些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从他的人类分类观点可以一看究竟: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平凡的人,遵守规则,安分生活;一种是不平凡的人,他们能为了自己的思想或是更美好的未来得以实现而去破坏规则,有权利去越过良心这道障碍。


信仰破碎之后何去何从?


犯罪对社会制度不满的反抗,当时俄国社会的充满各种不平等现象,他认为老太婆是个虱子,可以去掉她造福别人才动起了脑筋。换句话说,他认为自己是不平凡的人,可以越过良心的界线,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有权利去犯罪。这种理论支撑着他,成为他的信仰。而在后来的自言自语中,他坦承自己只是去试一试,试着证实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结果,在杀了人之后,他陷入良心的谴责中,陷入巨大的痛苦和绝望中。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种不平凡的人,而只是一个平凡的卑微的人。他并不能如同拿破仑一样,越过那条线。正如他质问他自己:“如果你有明确和坚定不移的目的,那么为什么直到现在你连看都没有看过那个钱袋,也不知道你自己弄了多少钱,不知道你为了什么忍受这些痛苦,为了什么有意识地去干这样卑鄙丑恶和下流的事情?你想立即把钱袋连同那些东西一起丢到水里,而你看也没看那些是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把对自己的信仰推翻了。


信仰破碎之后何去何从?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抱有这样或那样的梦想理念,这是无可厚非的,是这样年轻的热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向着人类繁荣大步迈进。而在此同时,社会也如书中说,并不是完美公平的,一旦把信念付诸行动,那些美好的理想碰到残酷的现实,冲击着原先幻想的理念,我们是继续坚持着还是堕落呢?一旦信念破灭之后,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呢?

拉斯科利尼科夫在监狱里面还时常做着一些怪梦,所有人坚信自己的信念,认为只有自己掌握了真理,结果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们互相残杀,全世界都疯了。而那些能得救的人,那些心灵纯洁、才智超群的人,没有人看见他们。也许,索尼娅就是这样的人,他才会被她吸引,在生活变得无意义,信念崩塌之后,让她的爱填补进来,进而获得了新生。

是的,原先的信念破灭之后,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没有准确答案,陀大师认为是爱,是宗教。

在我看来,拉斯科利尼科夫最后获得救赎,是他妥协了,他接受了,他踏在了地上。也许这就是我们平凡人的路程吧。像王小波说的,生活就是一个慢慢受锤的过程。不论是爱还是宗教,不管是堕落还抗争,不管是放弃调和自我了断还是安分守己,都是人生。


信仰破碎之后何去何从?


也许在现实生活当中,把理想与现实尽量靠近,减少过于理想化的欲望,脚踏实地,务实一些,我们可能少一点绝望跟愤怒,少一点痛苦跟担忧。接受加在自己身上的命运,也许我们都已经处在宿命中,接受现状,尽力做能做的,才会达到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