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終於公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時間:5月27日

NASA終於公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時間:5月27日

苦等數月之後,終於迎來重大時間點,龍飛船首次載人飛(DM-2)鎖定具體時間:美東時間5月27日16:32。

4月18日今天,美國宇航局NASA官網正式宣佈這一重大發射任務。


發射預告

發射時間:美東時間5月27日16:32(北京時間5月28日4:32)

發射地點:美國黃金髮射位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

運載火箭:全新獵鷹9號B5火箭(編號B1058.1)

發射任務:SpaceX DM-2 龍飛船首次載人試飛任務

載人飛船:全新載人版龍飛船(編號C206)

搭載宇航員:NASA兩名資深宇航員羅伯特·本肯、道格·赫爾利

任務期限:尚待確定,後續公佈

發射意義:

①自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以來美國本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②開啟美國乃至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③從發射首艘測試版龍飛船到首次載人發射龍飛船,SpaceX十年磨一劍,開創私營太空公司載人航天新高度

④全球疫情籠罩下,提振公眾抗疫士氣


NASA終於公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時間:5月27日

根據NASA官網及多渠道專業媒體報道,現在梳理一些乾貨:

①龍飛船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升級,時間變長,試飛宇航員變成正式宇航員。

來自NASA決策層的可靠信源,備受矚目的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首場真人秀——載人龍飛船首次試飛任務(DM-2)現已升級,升級內容包括:

任務時長從7天,延長至14天~1.5個月。不過目前任務期限尚未確定,後續將會公佈具體期限。最多不會超過1個半月,因為下次商業載人首飛USCV-1任務,內部瞄準今年8月發射,這就要求DM-2任務至少提前1個月返回地球接受各項檢測,為USCV-1任務做好準備。(此前有消息稱,任務期限1.5~3個月,最長可達3個月)

兩名試飛宇航員升格為正式進駐國際空間站宇航員,與以往NASA宇航員一樣投入日常空間站工作生活,而不單是逗留幾天。這意味著:試飛任務升格為正式任務。兩位試飛宇航員道格·赫爾利、鮑勃·本肯已經進行全面受訓。

②此次發射全部動用嶄新火箭+飛船

SpaceX選用獵鷹9號B5火箭(編號B1058.1)發射龍飛船,同樣會執行次級任務:一級火箭演繹海上平臺著陸回收秀。同時採用一艘全新的載人版龍飛船(編號C206)搭載兩名宇航員。

這款飛船設計能力至少可在軌道停留210天,而這次任務要求是110天,但實際上最多不會超過1個半月。龍飛船返航時跟2019年3月8日DM-1任務一樣,海上濺落在佛州海岸大西洋海域,由Go Navigator領航員回收船進行海上接回,然後返回卡納維拉爾角。


NASA終於公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時間:5月27日

真人秀主角

來看看這次真人秀的真正主角,兩位開路先鋒:NASA宇航員道格·赫爾利和鮑勃·本肯,履歷全都非同尋常。

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下):2000年加入NASA宇航員隊列,曾任海軍陸戰隊的試飛員、上校,曾經兩度駕駛過奮進號、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並榮耀完成航天飛機謝幕飛——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最後一次飛行STS-135。

鮑勃·本肯Bob Behnken(上):2000年加入NASA宇航員隊列,執行過6次太空行走,總計超過37小時,同樣也是位經驗老道的宇航老司機。


NASA終於公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時間:5月27日


龍飛船定調:未來太空感

神秘高端感的載人龍飛船內部到底什麼樣?

SpaceX就是要徹底改變以往載人飛船「重功能,輕設計,無美感」的通病,讓搭乘龍飛船變成一種太空享受、時尚有品。

飛船設計有4扇舷窗,大幅擴展宇航員的視野,一覽藍色地球、銀白月球、燦爛星空。

龍飛船採用最高級的碳纖維材質和阿爾坎塔拉麵料。

最重要也是最酷的,這是一艘完全自動駕駛的宇宙飛船,可以實現全程自動化飛控,全自動對接空間站,全自動應急處理各項預案等,當然也可以切換到人工操控,同時同步受到SpaceX總部飛行控制中心監控。


此次首飛有何重大意義?

這是2011年航天飛機全部退役以來,美國本土載人航天計劃首次載人飛。背後意義自然非凡,這不僅意味著美國重啟載人航天,也在全球率先開啟商業載人航天的嶄新時代。


NASA終於公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時間:5月27日

▲時隔多年,NASA蠕蟲標復出

▲時隔多年,NASA蠕蟲標復出。傳承航天飛機時代style,如今印在美國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首枚火箭上,肉丸LOGO+蠕蟲LOGO並列其上,寓意美國本土載人航天一脈相承,金衣缽終於傳到SpaceX手上。如今鎖定5月27日一飛沖天,首開先河。(上圖為PS渲染圖)

如期發射的話,無疑再度上演美俄雙雄並駕齊驅、往返國際空間站的格局。自2011年航天飛機全部退役後,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唯一通道全由俄羅斯獨家主宰。美國作為航天大國強國卻乾瞪眼、乾著急,只能任由宰割。聯盟號飛船艙位費15年間幾乎飆升了400%。今年艙位費更是破紀錄的高達8600萬美元。要知道,NASA已累計向俄羅斯支付了34多億美元。這筆鉅款甚至超過NASA扶持SpaceX載人龍飛船項目投入的31億美元。按計劃,從今年5月開始發射的美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載人龍飛船艙位費只有5500萬美元,不靠譜的波音星際飛船艙位費平均9000萬美元(波音反駁稱,不到7000萬美元)。但不管怎樣,這都是美國本土載人航天恢復原力的喊價,比起報價更重要更敏感的是國家航天戰略安全,太空要道一直卡在別人手裡的滋味,美國一嘗就是十個年頭。如今終於就要熬到頭兒了。

除了付出高昂票價外,戰略風險顯露無疑。想想看,地球上最強大的航天強國,卻無法發射自己的宇航員去空間站!是不是有些反諷?正因為如此,這次龍飛船載人首飛,才顯得尤為重要!

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以往有能力實現載人航天發射的俄美中都是國家項目,官方航天機構親自操辦,而新一代美國載人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NASA批准的首批發射承包商只有兩家:SpaceX、波音。SpaceX又是領銜者。

所以說,這次任務不僅意味著美國重啟載人航天關鍵一發,也是全球率先開啟商業載人航天一個嶄新時代。


後續任務是什麼?

如果DM2真人秀一切OK的話,那麼將在下半年(內部瞄準今年8月)正式發射美國商業載人航天首班龍飛船,任務代號USCV-1。

現已確定4人執行首航——原本兩名NASA宇航員: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麥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新增兩名:美國女宇航員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日本宇航員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任務期6個月。最終還要看DM-2是否順利。


NASA終於公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時間:5月27日

SpaceX載人航天超簡史

2005年,SpaceX最早公佈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提出載人龍飛船概念,設計成垂直著陸,未來用於登陸火星。

2008年,SpaceX贏得NASA商業貨運補給合同,為商業載人航天項目開好頭,做鋪墊。

2011年,SpaceX贏得NASA商業載人航天開發合同。

2017年,載人龍飛船垂直著陸功能被NASA否決,簡化功能後,只作為發射中止推進系統、真空推進器、再入飛行減速。

2018年,SpaceX公佈整套商業載人航天系統,載人龍飛船、發射系統、回收系統、宇航員飛行裝備等。

2019年3月,漂亮完成無載人首次試飛(DM-1),讓NASA宇航員搭乘美國本土商業飛船首飛的多年夙願,貌似近在眼前。

2019年4月20日,佛州卡角突如其來的一場爆炸,變成拐點。漂亮演繹過SpaceX無載人測試首飛的那艘明星飛船,在例行靜態點火時突發爆炸。這讓高歌猛進、一路領先的SpaceX商業載人航天計劃緊急剎車。

2019年7月,就在阿波羅登月50週年大慶前夜,SpaceX公佈事故調查結果。整改方案:徹底換掉鈦金屬止回閥。這樣既公佈了結果,又淡化了事故。作為載人飛船領跑者,SpaceX試圖儘快擺脫爆炸陰霾。

2019年第三季度,SpaceX與NASA雙方高層出現「隔空暗戰」的緊張局面。發包承包雙方難免心生嫌隙,相互埋怨。SpaceX認為NASA太過苛刻,雞蛋裡挑骨頭。NASA認為SpaceX一貫過於樂觀激進,載人飛船不是火箭回收,容不得半點試錯。

2019年10月中旬,馬斯克與NASA局長握手言和,高調聚首SpaceX總部加州霍桑,共同表態:商業載人航天合作依然牢不可破。供需雙方發展到現在,早已是利益共同體。吵歸吵,誰都離不開誰。

2019年11月14日,載人版龍飛船低調完成靜態點火測試,實測4.20爆炸事故改進方案,驗證載人龍飛船超級天龍座推進器安全可靠性。

2020年1月19日,編號為C205.1的載人版龍飛船,漂亮完成飛行中止測試,為真人首秀(DM-2任務)做好最後、最關鍵的鋪墊。

2020年4月18日,NASA正式宣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DM-2)發射時間:2020年5月27日。

一路高歌猛進的SpaceX公司終究還是領跑者。這位太空先鋒即將率先開啟美國乃至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新紀元,成為全球第一家承運航天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商業太空公司,這將徹底改寫全球載人航天史以及未來載人航天格局。也是SpaceX十年磨一劍,從發射首艘測試版龍飛船到首次載人發射龍飛船僅僅用了10年,由此突破全球私營太空公司載人航天的新高度!

熱盼如期感受超燃發射時刻,彷佛回到兩年前的重鷹首發現場,或者50多年前阿波羅11號的發射現場,開始點燃一個新時代……


NASA終於公佈龍飛船首次載人飛時間:5月2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