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最具权威的证明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最具权威的证明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124方面军在会宁会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历史赋予会宁的宝贵财富。

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途经会宁,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恒,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9位元帅及8位大将,46位上将,127位中将,1200余位少将都在会宁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保留‘下了许多战斗遗址,遗迹和珍贵的革命文物。会宁作为伟大长征的会合点,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红色圣地。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2004一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被列入30条精品线路之一的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银川线路上的重要景点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同时,又被列为20个全国主要红色旅游城市之一。

会宁历来重视对会师遗址,遗迹的

保护与建设工作。

1986年,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外面还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的数10万红军将士,激励后人永远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修建了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万里长征的亲历者,三军会宁会师的见证者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最权威的证明。

1996年,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修建了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题写原名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整个景园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设计,巧妙地利用省级森林公园的山形,地貌和自然风光,采用模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逼真生动的复制了瑞金塔,遵义会议会址,懋功会师桥,泸定铁索桥,俄界会议会址,哈达铺纪念馆,天险腊子口,世孜会师遗址,榜罗镇会议会址, 雪山,草地,岷山栈道,六盘山纪念亭,延安宝塔等跨越11个省区的14处微缩景观,以及直冲云霄的"三把剑",气势磅礴的毛泽东《长征》诗碑,寓意三军大会师的三军亭等景点。同时还建成了由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名的"将帅碑林",碑林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以将帅题词为主展内容,全面反映红军长征精神的碑林,也是全国展陈将帅题词最多,规模最大的碑林!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最具权威的证明

2007年2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会宁瞻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亲切接见了老红军,老八路,红军会宁会师期间,见证人代表和市县主要领导。2017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参观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和长征胜利纪念馆。此外,温家宝,宋平,张震,费孝通,钱伟长,陈俊生,钱正英等党政军领导人也曾先后来会宁,缅怀先烈,视察工作,客观上助推了会宁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增强了吸引力。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最具权威的证明

会宁被誉为"高考状元县","博士之乡",形成了薄弱经济承载庞大教育的会宁教育现象,这种文化积淀和艰苦环境下铸就的顽强拼搏精神,淳朴坚韧的人文品质,已上升为一种教育文化而生生不息。同时,会宁的小杂粮等绿色食品已成为特色旅游产品,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民俗旅游,能够让游客真切感受浓郁的农家风情。

会宁把革命圣地游,民俗文化游,教育考察游和旱作生态农业游,紧密结合起来,盘活旅游资源。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会宁旅游新形象,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主导,"金色教育","历史文化","绿色产业"为衬托的旅游格局。通过红色旅游的带动,是全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教育考察旅游资源,绿色产业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挖掘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