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武夷高處是蓬萊,採取靈芽於自栽。地僻芳菲鎮長在,谷寒彩蝶未全來。紅裳似欲留人醉,錦幛何妨為客開。咀罷醒心何處所,近山重疊翠成堆。

——《詠武夷茶》朱熹


什麼是武夷巖茶


武夷茶早在南北朝時就以“晚甘候”之名而聞名,至今已有1400 餘年。這種長在巖縫中、融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的閩北烏龍茶早就獲得了世界人民的認可。哥德堡號沉船打撈出了大量武夷巖茶; 美國獨立戰爭導火索——波士頓傾茶事件傾入海中的也是武夷巖茶。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而今,獨具魅力的武夷巖茶在現代化進程的衝擊下,搖擺在傳統與革新的浪潮中。因此,讓茶葉世家、學者教授、鐵桿茶迷們在對武夷巖茶的熱愛中碰撞出獨到的理念,共同探討武夷巖茶的傳與承。


武夷巖茶產地


武夷巖茶為烏龍茶類,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是武夷巖茶和正山小種。它們綠葉紅鑲邊,形態豔麗;深橙黃亮,湯色如瑪瑙,巖韻醇厚,花香怡人,清鮮甘爽回味悠悠,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綠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齊備的茶中珍品。武夷巖茶飲後齒頰留香,清朝美食大師袁枚說:“嚐盡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頂所生,衝開白色者為第一。”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武夷巖茶”是產於閩北祟安縣武夷山岩上烏龍茶類的總稱,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元代還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御茶園”。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當時,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武夷巖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豔麗;葉底軟亮,葉緣硃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餘韻猶存。主要品種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種、大紅袍等,多隨茶樹產地、生態、形狀或色香味特徵取名。“大紅袍”最為名貴。武夷巖茶是我國東南沿海省、地人民以及東南亞各地僑胞最愛飲用的茶葉品種,是有名的“僑銷茶”。


武夷巖茶品種分類


武夷巖茶品種繁多,有一千多種。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著名茶學家林馥泉1943年調查時,僅“慧苑巖”茶樹品種有280種。巖茶分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奇種,幾個系列。水仙,肉桂是巖茶的當家品種。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傳統名樅有五大名樅:大紅袍,鐵羅漢,半天腰,水金龜,白雞冠。

大紅袍是五大名樅之首,又單歸一個系列。大紅袍母樹有六棵,是不同的6個品系,雀舌,北斗,奇丹,大紅袍等純種茶都是這幾棵母樹有性後代中培育出來的。


小編為您介紹一下,依據武夷巖茶國家標準(GB/18745—2006)武夷巖茶的分類如下:

大紅袍系列

武夷山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代表,武夷巖茶的茶王 ,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紅袍。大紅袍的春茶四月底五月初開採,每級又有細分,根據品質分為三級,以特級為上。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除了等級,根據茶青產地不同,還分為:正巖,即茶青採自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品質最好;半巖,即採自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周邊;洲茶,即採自武夷山風景名勝區附近的鄉、鎮市面上常見到的大紅袍是通過嫁接而生長的茶葉,稱為二代大紅袍,又稱小紅袍,分為若干等級。

茶葉只有等級之分,沒有真假之別。若要買到貨真價實的茶葉,除了商家的一顆紅心,還需要您的一雙慧眼。

肉桂系列

武夷山傳統茶葉品種。武夷肉桂是以肉桂樹品種的茶樹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緊結呈青褐色,湯氣香味刺鼻。

肉桂是武夷巖茶中著名花色品種之一。肉桂又名玉桂,原為武夷名叢之一。在清朝中已負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巖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氣辛銳持久的高香而備受人們的歡迎。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據行家評定肉桂的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香,香氣久泡猶存;入口醇厚而鮮爽,湯色澄黃清澈,葉底黃亮,條索緊結捲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

水仙系列

武夷山傳統茶葉品種。武夷水仙茶是武夷巖茶中之望族,栽培歷史數百年之久,原來自水吉之大湖,傳發現於祝仙洞下,故名為祝仙,因當地“祝”與“水”同音,後習慣稱為水仙至今。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武夷山由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逐使水仙品質更加優異,如今樹冠高大葉寬而厚、成茶外形肥壯緊結有寶光色,沖泡後香含蘭花葉濃而醇,湯色深橙耐沖泡,葉底黃亮硃砂邊,為武夷巖茶傳統的珍品。

名樅系列

在武夷巖茶中,名樅指的是那些自然品質優異,具有獨特風格的茶樹單樅,名樅是武夷巖茶中的一個分類。名樅是從大量“菜茶”品種中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用名樅製作的成品茶,具有典型的巖韻特徵,在市面上有較高的聲譽。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現今武夷巖茶中有四大名樅: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腰(鷂),盛名的大紅袍之前也是武夷山四大名樅之一,後因大紅袍成為單獨的品種,半天腰(鷂)才有機會填補大紅袍的空缺,進入四大名樅的行列之中。武夷山除四大名樅之外,還有白牡丹、金貴、金鎖匙、北斗、白瑞香等。

巖茶奇種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武夷山野生茶葉樹種。由當地的菜茶品種採製而成。特徵為: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微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而不強烈,細而含蓄,滋味醇厚甘爽,喉韻較顯,湯色橙黃清明,葉底欠勻淨,與他茶適量拼配,能提高味感而不奪他茶之勝是其特點,耐久儲。


武夷巖茶的功效


抗衰老: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茶中有茶多酚,肥提高全血(GSH—PX)的活力,有助於清除體內生物自由基,減少傷害,從而延緩了人體的衰老。


防癌:

  茶崔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脈(MNNG)誘發腸道惡性腫瘤有抑制作用,防止癌變。


提高免疫力: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茶可提高CONA刺激脾淋巴細胞增殖反應,保護和調整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脈(MNNG)導致免疫功能,提高體內抗病性。


防治心血管病:

  茶可減少主動脈內膜質斑塊和含量,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抗性增強。茶多酚類化合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脂含量,減少脂質沉積,並對血液粘度下降,減少血液高凝狀態,防止血拴形成均有明顯的影響。


減肥和美容: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由於降低血脂、膽固醇和三酸甘油含量,促進了胰脂肪的分解酶活性,抑制中性脂肪的增加,達到減肥和美容效果。


保護泌尿器官:

  茶中含黃酮醇類及苷類化合物,能利尿,抑制腎小管再吸收,促進氟化物排洩。同時還有6.8—二硫辛酸對心臟性水腫、肝臟性水腫和妊娠生水腫都有治療作用。


對消化器官的保健:

  茶中的兒茶素對胃粘膜起收斂作用,適當抑制了胃液的分泌,對胃起著保護作用。


對牙齒的保健: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茶中氟的含量為27.3—146.6PPM,這種適當含量氟,能防治齲齒,增強骨骼堅韌度。


防止眼病:

  茶中胡蘿蔔素B—紫蘿酮是維生素A原,它可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能防治上皮組織角質變性增殖淚腺細胞病變,防止角膜角質增厚,防止眼疾。


其它功效:

  除上述功能外,尚有止渴、除疾、清涼解毒、興奮神經中樞、消減疲勞、醒酒、解除酩酊、沉澱有害離子、消炎殺菌、抑制病毒、抗輻射、治輻射內外損傷等功效。


武夷巖茶的傳說


關於武夷巖茶,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傳說當時在武夷山產茶最好的地方星村鎮,有一個老茶農家裡很貧苦,一方面在山上種茶,一方面家裡養了幾個母雞,母雞下了蛋以後就拿到圩上去換鹽巴,他就靠著雞蛋換鹽巴來過日子。有一段時間他感到很奇怪,只聽母雞叫,等他去雞窩撿蛋時候沒有了,一般母雞叫完它肯定是生蛋了,他就覺得很奇怪,是不是有小偷來偷呢?想也不會,山裡人很純樸怎麼會來偷雞蛋呢?他就偷偷地躲在那裡看,看到一條黑色大蛇爬過來,母雞一離開雞窩,這個蛇就把雞蛋給吞了。他想原來是你傢伙奪了我的飯碗,想去打麼,老人家又怕被蛇咬,那怎麼辦呢。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山裡人有山裡人的智慧,他就跑到河灘上撿了個鵝卵石,跟雞蛋一樣,把蛋清塗在鵝卵石上。第二天等母雞一叫,他搶先就把蛋拿了,就把塗了的鵝卵石放在雞窩裡。那蛇傻乎乎走過來一口就把石頭吞了,吞了以後,肚子鼓起來,蛇很痛苦,掙扎著搖搖晃晃就爬走了。老大爺懷著得意的微笑,這下你非死不可了,那麼大石頭吞下去。沒想到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雞蛋又不見了,他想是不是又有其他蛇來吃,又躲在那兒看。還是那條蛇又來了,他就奇怪,那麼大的石頭吞下去都能活,他就撿了更大的鵝卵石。照上次那種做法,蛇當然思維比較簡單了,又一口又吞了。這時候蛇爬走的時候,老大爺就跟在後面看它怎麼搞的。結果這蛇慢慢爬呀爬呀爬,爬到一棵茶樹那裡去,抬起頭就去吃那個葉子,原來是這個蛇吃了茶樹葉子,連石頭都消化掉了。雖然這只是一個說,但是也體現了武夷巖茶獨特的功效,能助消化。


武夷巖茶沖泡方法


武夷巖茶的沖泡,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掾,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開湯第二 泡香才顯露。茶湯的香氣自口吸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鑑別巖茶上品的 氣。更有上者“七泡有餘 ”。武夷巖茶的香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 點,俗稱“蛤蟆背”。泡湯後葉底“綠葉鑲紅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正確的沖泡和品飲才能充分發揮出巖茶風韻和每泡茶的特徵,領略茶中真諦,體會茶的無窮樂趣。

泡茶器具:準備烏龍茶專用茶具一套(沖泡壺宜選用90-150毫升的紫砂壺或三才杯)。


投茶量:沖泡壺具容積的1/2左右(1/3-2/3)。

泡茶用水:以山泉水為上,潔淨的河水和純淨水為中,硬度大或氯氣明顯的自來水不可用;水溫需現開現泡為宜;水溫低於95度或長時間連續燒開的水都略遜。最好配備“隨手泡”。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浸泡時間:1至3泡浸泡10-20秒,以後每加衝一泡,浸泡時間增加10-20秒。浸泡時間的調整原則為1至7泡的湯色基本一致,且可沖泡10餘泡。沖泡次數與浸泡時間有關。


濃淡調整:用投茶量進行。需淡些則投茶量少些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3-1/2,需濃些則投茶量多些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2-2/3。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品茶要領:巖茶滋味醇厚,內涵豐富,有特殊的“巖韻”。茶樹品種特徵能從滋味中體現;香氣或高或長,高則濃郁, 長則幽遠,香型多樣化,如花香、果香或帶乳香、帶密香等等;品茶時先嗅其香,再試其味,並反覆幾次。聞香有聞幹茶香、蓋香、水香、杯底香、葉底香等等;嘗 味時須將茶湯與口腔和舌頭的各部位充分接觸,並重復幾次,細細感覺茶湯的醇厚度及各種特徵,綜合判斷茶葉的特徵和品位。


武夷巖茶品飲方法


品飲方法: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巖茶湯水一般呈金黃或橙黃,帶些微紅,清澈亮麗。茶青發酵的程度不同,還有烘焙的程度不同,泡出來的湯色也不同。一般來,重發酵,高火功的巖茶,顏色較深較紅;輕發酵,低火功的巖茶,顏色較淺較黃。

巖茶的茶湯,總的來說是甘、醇、鮮、滑。但細細品賞之下,則又有許多具體特點:

甘:有兩種,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巖茶,入口就有一種甜滋滋,涼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樣,有點膩感。巖茶的回甘是發散型的,直接擴充你的喉嚨,清涼開闊,你甚至覺得那不是回甘,但確實是喝了巖茶以後舌齒清甘,喉嚨開闊,很舒服的一種感覺。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醇:是指茶味的濃淡和茶湯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湯都有的,可以明顯感覺到的類似中草藥的特殊味道。巖茶的茶味,比綠茶淡,比紅茶黑茶濃。茶湯則比綠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類黑茶,顯的更清薄。如與同為烏龍類的鐵觀音相比,茶湯更厚稠,茶味更濃郁。所以,福建茶界比較巖茶與鐵觀音特徵,有“南香北水”的說法。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鮮:茶湯清新,鮮美,如同雞湯一般。曾經品過綠茶新貴安吉白茶,這種鮮感特別明顯。造成這種鮮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綠茶的一倍以上。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滑:滑是相對於澀而言的。茶湯入口後,舌尖有茶的感覺,再進入以後,舌頭的後半部分好像已經失去了知覺,不用吞嚥,茶湯已經“滑”進或者“化”進喉嚨和肚子。當然,好茶入口都很滑順,但是因為巖茶茶湯較為濃稠,所以,滑或化就顯的特別難能可貴。


如何分辨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外觀形狀:武夷巖茶質實量重,條索長短適中,緊結稍細,惟水仙品種,因屬大葉種,條索可略粗,但力求純淨,整齊美觀。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武夷巖茶外觀色澤:武夷巖茶呈鮮明之綠褐色,俗稱之為寶色,條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狀之小白點,此為揉捻適宜焙火適度之特點

武夷巖茶衝次:通常以能泡衝至五泡以上,茶之原有氣味仍未變淡者為佳,最佳者“九泡有餘香、十二泡有餘味。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武夷巖茶香氣:武夷巖茶為半發酵茶,具有綠茶這清香與紅茶之熟香,其香氣愈強愈佳,且清新幽遠者為上品,缺此不能稱為佳品。

武夷巖茶湯色:武夷巖茶湯色一般呈深橙黃色,清澈鮮麗,且須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變淡者為貴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武夷巖茶滋味:武夷巖茶之佳者,入口須有一股濃厚芬芳氣味,入口過喉均感潤滑活性,初雖有茶素之苦澀,過後則漸漸生津,甘短期可口。巖茶品質之好壞,幾乎全部取決於氣味之優劣,韻味之醇淡厚。


中華茶文化——武夷巖


武夷巖茶葉底:良好之武夷巖茶,衝開水後,葉片易展開,且極柔軟。葉緣可見銀硃色;葉片中央之綠色部分,清澈淡綠,略帶黃色,葉脈淡黃,即常言的“綠葉紅鑲邊”。

謝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轉自:海知音醫學公眾平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http://hzyyxkj.com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