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diss《惊雷》:“神马东西”,网友附议:另类土味罢了


杨坤diss《惊雷》:“神马东西”,网友附议:另类土味罢了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写文章:


“不做无病只呻吟”

“须言之有物”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做音乐,何为音乐?在某百科词条是这样定义音乐的: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

《礼记·乐记》记载: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MC喊麦,喊麦主要形式是在网上下载一些伴奏,套用一些古诗词,用伴奏带着伴奏对着麦喊。中国的喊麦并不属于正式音乐,多为网络红人创作的情感喊麦。

杨坤diss《惊雷》:“神马东西”,网友附议:另类土味罢了

如前几年,爆火的《一人我饮酒醉》:

一人 我饮酒醉


醉把佳人成双对


两眼 是独相随


我只求他日能双归


娇女 我轻扶琴


燕嬉 我紫竹林


我痴情红颜


我心甘情愿


我千里把君寻


说红颜 我痴情笑


曲动 我琴声妙


我轻狂高傲


我懵懂无知


我只怪太年少


弃江山 我忘天下


斩断情丝我无牵挂


千古留名传佳话


两年征战已白发


一生征战何人陪

......,

笔者才疏学浅,认为其化用了古诗"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但完全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如同《惊雷》一般,不知所云。

杨坤diss《惊雷》:“神马东西”,网友附议:另类土味罢了

附上《惊雷》部分歌词:

惊雷

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

紫电

玄真火焰九天玄剑惊天变

乌云

驰骋沙场呼啸烟雨顿

只是多情自古空余恨

我手持弯月刃

说天地沦陷气吞山河崩

大权我手得

杀神弑佛修成魔

剑出鞘 我血滂沱

.......,

讲真的,笔者身为音痴,都对这首暂且称之为“歌曲”的东西,无感,也难怪在乐坛叱咤多年的“老江湖”杨坤对它的鄙夷。

在一次直播中,网友要求杨坤直播唱网络爆火的喊麦歌曲《惊雷》,但遭到其强烈的吐槽:

“太难听,神马东西,要节奏没节奏,要律动没律动”

杨坤diss《惊雷》:“神马东西”,网友附议:另类土味罢了

面对知名歌手杨坤对于《惊雷》的评价,《惊雷》原创也是坐不住了回怼杨坤:

“我想说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存在即合理,这么多人喜欢惊雷肯定是在惊雷里感受到了快乐,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其后还不忘得意:

“你看《惊雷》现在多火,比你的任何一首歌都火。”

杨坤diss《惊雷》:“神马东西”,网友附议:另类土味罢了

从前文对音乐的定义“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我们知道首先音乐是一种现实情感的反馈,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式。《惊雷》有所谓的“现实情感”和“艺术感”么?笔者反正是get不到的。

如同《惊雷》的前辈之作《一人我饮酒醉》,是真的被人喜欢么?如果真的喜欢,有人把它当做来电提醒么?恐怕没有吧!

如同土味情话一般,喊麦只不过是一小撮人的自娱自乐罢了。

杨坤diss《惊雷》:“神马东西”,网友附议:另类土味罢了

正如新京报所评:

“音乐不分贵贱 但分经典与糟粕”

大浪淘沙,留下的往往是有重量的,而那些徒有其表的东西,则随着海浪一同消失了。一首歌的“爆火”,并不能说它“好”,就如同《一人我饮酒醉》,如今有多少人会听?爆火只是昙花一现,这种“快餐式歌曲”也终将消失在我们的歌单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