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2019年8月25日哈尔滨马拉松,我的第101个马拉松。

中国大陆大部分地方已留下马拉松的足迹,仅有黑龙江、西藏和青海三地是空白。西藏和青海,没有举办马拉松赛事,而黑龙江是因为连续三年报名哈尔滨马拉松,抽签不中而无缘。今年哈马是第四届,对于三次不中签,心有余悸,因此今年早早走偏门旁道,加价报名商学院的哈马赛中赛。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为了填补黑龙江无参加马拉松的空白,因为哈马中签的不可预见,在漠河马拉松今年升格全程时,为了稳妥保险,报名参加6月29日的漠河极昼马拉松,这是第100个马拉松。漠河马拉松是圆满的节点,值得纪念的赛事,哈尔滨马拉松,第101个马拉松,第二个百马的新起点,同样意义非凡。我的马拉松,与黑龙江有缘分。

哈尔滨对我的吸引力,不仅仅是为了填补马拉松空白,更是想体验一回浪漫迷人的哈马赛道。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向世人介绍哈尔滨的人文地理、旅游风情,让人知道哈尔滨素来有着“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哈尔滨的建筑中西合壁,格调鲜明,人文历史悠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名城。《哈尔滨的夏天》中的两首插曲“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太阳岛上”的优美旋律,更是风靡全国,经久不衰。每一位60后的脑海里,都有因这两首歌曲而产生对哈尔滨的种种美好憧憬,年轻的记忆,历久弥新。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多次因公因私到哈尔滨,每次来哈尔滨都要到中央大街,不是因为这里的建筑物有特色,不是因为这里的红肠大列巴多诱人,是因为中央大街的石板路,让我百走不厌,是因为马迭尔西餐馆二楼阳台表演,让我难以忘怀。每次来哈尔滨,就想到中央大街走一走百年的石板路,期待再一次听到马迭尔西餐馆传来的萨克斯。每一次,走在中央大街的石板路上,脑海里总会闪现出昏暗的路灯下,清脆的马蹄声中迎面驶来一部马车,不禁会猜想马车上是一位应酬路上的富商,还是一位舞会归来的小姐。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必到的打卡处,紧邻的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教堂属拜占庭风格,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教堂是神圣的地方,教徒的内心应该充满了爱和善,而沙俄军队对中国人的杀戮,血洗海兰泡打脸了西方宗教的虚伪。沙俄军队残暴,还有精神上的寄托,在教堂寻找心灵的慰藉。日本士兵野蛮,日本随军的是龌龊无比的慰安所,在慰安所满足动物的本能。相比只有生理需求的日本,寻找精神寄托的俄罗斯稍微进化了一点点。不管是寻找精神慰藉的沙俄,还是满足动物本能的日本,都欠下中国人的累累血债。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一场马拉松,是一座城市尽显风采的舞台,东道主充分利用马拉松的机会,将哈尔滨最精彩的风景展现给每一位跑者。从英雄城市的标志防洪纪念塔到阳明滩大桥,从金河湾湿地跑向哈尔滨大剧院,最后来到太阳岛,从历史到现在,从自然到人文,串起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哈尔滨。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哈马的起跑点设在防洪纪念塔和中央大街之间的友谊路,一路向西,右侧是美丽撩人的松花江,左侧是气势恢宏的南岸商务区。10公里右转通过阳明滩大桥,大桥长达7公里,是长江以北最长的跨江大桥。2012年,匪夷所思的“四部载重汽车压塌一座桥”的事故,就发生于此。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阳明滩大桥是哈尔滨的最佳观景台。北连松北区,哈尔滨重点发展的新区,新的市政府所在地,高楼林立,气派非凡;南接南岸商务区和高档江景住宅,鳞次栉比,江城巍峨。桥西是金河湾湿地植物园,郁郁葱葱,水木清华;桥东就是著名的太阳岛风景区,大小不等、难以计数的小岛如一座一座精致盆景洒落在宽阔的松花江中,因为众多小岛将松花江分割成无数大小不等的水道,江景如画,美不胜收。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松花江流经哈尔滨,江面渐渐变宽,出现大小不一的江心岛,众多的江心岛组成太阳岛景区,面积达88平方公里。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郑绪岚甜美的歌声将太阳岛传遍了中国大地。唱的比说的好,太阳岛由此成为中国最美丽的江心岛,在人们心中的美丽远胜长沙橘子洲、南京江心洲和上海的崇明岛。

跨过阳明滩大桥不久,赛道在24公里处进入北岸江堤江湾路,缓缓江水向东流淌,蓝天白云之下是最壮观的建筑和最美丽的江景,江堤延续着一路美景,一览无遗。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赛道沿着松花江继续向东,30公里是马拉松的撞墙期,在艰难之时眼前出现一座美轮美奂、鬼斧神工的建筑物,著名的哈尔滨大剧院。大剧院依水而建,是哈尔滨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美名远扬后,各大城市在歌剧院的建设上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力求标新立异。北京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剧院和珠海大剧院的造型等无不别出心裁,但是从美学的角度,哈尔滨大剧院异型双曲面外型设计的外观,远远将国内各地的大剧院抛在身后。据悉,哈尔滨大剧院建筑艺术风格独特,项目设计、建设难度及工艺复杂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富挑战性。哈尔滨大剧院获奖无数,专家不吝赞美之词,被评选为“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之“最佳文化类建筑”,获得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更是评论“这是中国最美的建筑,甚至超越了悉尼歌剧院。”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环绕大剧院一周整整3公里,赛道折返沿江向西,在36公里处左转进入太阳岛景区。马拉松终点设在太阳岛景区的太阳石处,艰难517完赛,排名第5414名。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赛事当天,晴空万里,烈日当空,午间气温已达25度。北方不似南方,道路少有行道树,一路暴晒,挥汗如雨,消耗极大,好在沿途补给充分,及时降温,平安完赛。临近终点时,突然雷声阵阵,乌云密布,一阵豪雨,如果这阵雨提前2小时,就堪称及时雨了。虽然艰难,但是美景相随, 42.195公里距离在痛苦和快乐中不知不觉完成。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哈马不仅是跑友们的盛会,也是这座城市的狂欢节。除了赛道上三万选手忘我奔跑,更有道路两侧热情观众尽情呐喊。为了赛事营造气氛,组委会沿着赛道设置了众多的音乐加油站,着装整齐的管弦乐队十分投入,演奏着满满正能量的传统曲目,这都是乐队大叔大妈的所爱。阳明滩大桥的南北桥头堡,哈尔滨特有的俄罗斯乐队演奏耳熟能详的前苏联歌曲,亲近感油然而生。热情豪爽的哈尔滨东道主,自发在赛道沿途又舞又歌,既自娱自乐,又为跑者鼓气加油。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每逢哈马胖三斤”。参加哈马,除了欣赏松花江美景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品尝哈尔滨特有的美食。哈马是中国马拉松中补给最丰盛、最多样的赛事,哈马组委会恨不得将所有哈尔滨美食呈现给每一位跑者。被称为逆天的赛道补给最有诚意,赛道的饮用水、运动饮料足量供应之外,还有哈尔滨特有的格瓦斯。7.5公里后,香蕉、黄瓜、葡萄干、沙琪玛、薯条、雪饼、仙贝、素肉、山楂条等不限量, 3.6万根里道斯红肠、2万根马迭尔冰棍、24万个水饺让你撑到爆。到了终点除了各种饮料和食品,更有啤酒为你庆祝哈马完赛。一路跑一路吃,几乎赚回报名费。今天有吃有喝有得玩,明年有钱有闲还要来。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哈马组委会是用心的,努力办好赛事,第一届哈马号称“零差评”。但在今年更换赛事营运商后,从报名开始就瑕疵不断。宣称的机场接驳车,需要等候两小时;封闭的起跑点,自由出入,安检形同虚设;25公里之后部分补给点断水,或者有水无杯;后半程,游客、自行车与跑者混行,赛道没有全封闭;终点各种标识不明,无人咨询,无人协调。相比30000人全程的厦门马拉松,哈尔滨与厦门不仅仅是南北地理上的距离,存在于北方南方之间在体制中、心理上的距离是无形的。哈马的粗心、形式主义、官僚意识无处不在,北方在管理机制、服务意识与南方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哈马,胜在赛道的美丽景色,胜在赛道的平坦宽敞,胜在赛道的丰富补给。瑕不掩瑜,今年的哈马仍然是一场成功的马拉松。地处偏远东北,全马10000人,中签率只有36%,足以反映哈马的吸引力。比较东北的沈阳、长春和大连等多个马拉松,哈马最具影响力,没有之一。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哈马沿着松花江南岸、北岸展开,最后终点落在江心太阳岛。城市马拉松赛道就好比是“主人家的会客室”,松花江两岸就是哈尔滨的厅堂。马拉松赛道串起了哈尔滨著名的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阳明滩大桥、金河湾湿地、大剧院和太阳岛等众多景点,但是,最为核心最为经典还数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

江河让人们聚集,也让人们得以生存发展。河流成了一座城市的标识,孕育了一座城市的文明,蕴藏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成为这个城市的代名词。就像人们一说到泰晤士河就想到伦敦,说到珠江就想到广州,说到松花江就想到哈尔滨。松花江是哈尔滨的灵魂,带给哈尔滨的是生命以及活力,没有松花江就没有哈尔滨。

哈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歌唱天鹅项下珍珠城,江南江北好景色”。松花江和哈尔滨,江因城而名,相辅相成,城因江受益,相得益彰。

(云飞叶,2019年8月2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