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丨最美“譯”行者 用語言構建大愛之橋——記天津外國語大學志願服務翻譯突擊隊

 在嚴防境外輸入、保障境外人員返津的非常時期,有這樣一群特別的逆行者,他們穿梭在機場、海關、隔離點和社區,自2月29日以來,天津外國語大學的67名師生組建成韓日英意俄語5支志願服務翻譯突擊隊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在1個多月的時間內,共派出19批次工作團隊89人次,服務時長達790餘小時,服務入境旅客2000餘人。用精準高效的語言服務,化解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成為防疫抗疫前線的“硬核”擔當。

  “我親歷過‘非典’、MERS疫情,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不上誰上。”作為天外翻譯突擊隊的領隊之一,學校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孫倩第一個報名請戰。每個忙碌的深夜, 孫倩的臉上總是遍佈深深的勒痕,汗水不斷往下滴,但每次圓滿完成任務,她內心總是幸福滿滿。當留學生走下航班,無法見到航站樓外等候的父母心生焦慮時,她如同師長盡力安撫;當外國友人因旅途勞頓緊張不安時,她如同久違的朋友,悉心開導;當嬰兒不熟悉環境放聲啼哭時,她又如同母親一般悉心照料,“翻譯是有溫度的,在災難中愛是無國界的,我會站好每一班崗。”

戰疫丨最美“譯”行者 用語言構建大愛之橋——記天津外國語大學志願服務翻譯突擊隊

天津外大志願服務翻譯突擊隊成員為外籍人員提供服務

  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護目鏡、手套,他們像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逆行。“記得一名入境旅客攜帶了一個藥盒,說明書是俄文,海關工作人員難以甄別。”於鑫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俄語系教授,3月21日第一次承擔任務時,用紮實的專業知識儲備甄別出這一藥品屬於退燒止痛類,將隱患堵截在關卡之外。

戰疫丨最美“譯”行者 用語言構建大愛之橋——記天津外國語大學志願服務翻譯突擊隊

天津外大志願服務翻譯突擊隊服務入境旅客

  任政和王燕翔分別是英語學院2016級傳媒系和2017級翻譯系的學生,他們曾一起踏上新疆支教旅程,在天外志願翻譯突擊隊中兩人再度重逢。“國家需要的時刻,我們青年志願者隨時會挺身而出,幫助旅客順利完成防疫查驗工作。”

  王杉釤是2017級亞非語學院朝鮮語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她的媽媽是天津機場一名邊檢工作人員。每次出任務時,她都和媽媽一道驅車奔赴現場。“有時從眼神中能看出旅客的焦急,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安慰他們。”王杉釤告訴記者,雖然母女倆的工作點位只相隔200米,但一天下來說不上幾句話,只有從偶爾觸碰的目光中彼此加油,相互打氣。

戰疫丨最美“譯”行者 用語言構建大愛之橋——記天津外國語大學志願服務翻譯突擊隊

天津外大志願服務翻譯突擊隊服務入境旅客

  精準的應急外語服務、為國出力擔當的天外師生,是學校的驕傲,反映出天外近60年外語學科建設、翻譯理論研究與實踐、高端外語人才培養結出的豐碩果實,展現了學校深厚的教學功底與強大的學術實力,是對“中外求索德業競進”校訓精神的有力闡釋。“疫情發生以來,應急語言服務在重大突發公共危機事件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除了關卡上的志願服務,我們還完成了230餘篇相關新聞報道、政府文件的翻譯工作,起草、翻譯、審校文件255篇,圓滿完成兩次全球經驗分享會等交傳、同傳任務。”天津外國語大學校長陳法春表示,“應急語言服務不僅要快,而且必須清晰準確,還要傳達國家、人民的立場聲音,需要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才隊伍,預計今年年底,我校將建設成包括智庫研究、平臺搭建等多維度在內的‘國家應急外語人才培訓基地’, 用我們的敬業專業樂業、細心耐心愛心,衝鋒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