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鼠之間》——我只想要一間屋子,幾片田地,竟也無法實現


昨天看完了一本書——《人鼠之間》,看完了之後心裡確實有點不太好受,人和老鼠之間的區別確實不是很大,輕輕一捏就死了,所有人都不是故意的,可是時代背景下,沒有人能躲過這一劫。

這本書是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最著名的一本短篇小說,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將其列入“21世紀最具挑戰之書”第四名,足以見得這本書的地位。


《人鼠之間》——我只想要一間屋子,幾片田地,竟也無法實現


故事發生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兩位主人公喬治和倫尼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有一塊自己的地,種著各式各樣的蔬菜,養著雞,兔子或者養頭牛,不想工作的時候可以大喊一聲“讓工作什麼的都見鬼去吧“,然後舒舒服服的躺在藤椅上喝著威士忌。值得一提的是,倫尼是一個力大無窮的傻子,智商只有五歲小孩的水平,喜歡摸一些有毛的東西,但更想養只兔子,喬治一方面受倫尼已故的姨媽克萊拉所託,更大一方面是想要有人陪著他,儘管倫尼是個累贅,但人是耐不住寂寞的動物。喬治不想成為那種月末領了工資去妓院住一晚後打個通宵斯諾克,然後再找個地方獨自一人打工的人,所以不管倫尼闖了什麼禍,喬治都盡力幫助他。

《人鼠之間》——我只想要一間屋子,幾片田地,竟也無法實現

因倫尼只想摸摸女孩的裙子而被告強姦,兩人無奈逃到一個農莊打工。農場馬廄的坎迪聽到喬治和倫尼的夢想後拿出自己的畢生積蓄入夥。只要幹一個月,喬治和倫尼就可以實現他們共同的夢想。農場生活平淡,工頭史林姆也是個善解人意,為人友好的大哥。就在大家認為這樣的日子會持續下去,更加接近自己的夢想時,倫尼誤殺了農場老闆兒子柯利的老婆,闖禍的倫尼害怕地躲進河邊的樹叢等待喬治來找他,幫他彌補錯誤,可最終等來的是喬治的一顆子彈。小說最後的槍響,不僅是倫尼生命的結束,也是兩人夢想的破滅。而此時,彷彿還殘留著夢想與希望的餘溫,一切卻已經以最溫柔而又殘忍的方式結束,小說也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人鼠之間》——我只想要一間屋子,幾片田地,竟也無法實現

知乎上有很多人評價這本書說是一本關於孤獨和苦難的故事。我覺得與其說是一種孤獨,不如說是一種無助,處於當時大蕭條時期的苦難人民的一種無助,他們根本無法主動將自己解救出來,他們是被動的接受自己命運的底層人民,有什麼活,他們就要去做什麼活,只是為了混了一口飯吃。因為要活下去,他們就像老鼠一樣被人拿捏,你有做夢的權力,但是你沒有一個去追逐自己夢想的機會。當老鼠們拼命地給自已築巢,儲存食物,儘可能想給自己一個安全的棲身之所,而現實往往被輕而易舉地擊碎,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人掀了窩。那些到處流浪的工人,隨身行李不過就是一個鋪蓋卷,幾件換洗衣服,有時還露宿在樹林裡,和老鼠無異,完全經不起一點風浪的摧折。


工頭史林姆說過這樣一句話:

真搞不懂這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好像天底下沒人可以信任,你怕我,我怕你,你防我,我防你。”

這句話很透徹地剖析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人鼠之間》——我只想要一間屋子,幾片田地,竟也無法實現


這個社會現實讓每一個人無奈地接受著各自的孤獨,沒有人能看透自己的內心,因為大家都是千瘡百孔的心靈。坎迪年老而被社會拋棄,柯魯克因為自己的黑人身份被主流社會屏蔽、柯利老婆雖然有丈夫的陪伴,但他們連心靈上的溝通都談不上。這樣的現實,受傷的人們,無法修補也無法靠近。

正因為本書具有如此廣泛的現實意義與感染力,一經問世就在美國勞動人民間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即便到了現今,仍然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示:在不同的社會現實下,面對忠誠、孤獨、希望,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去面對。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