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佛法心理學故事31——孰是孰非

現代佛法心理學故事31——孰是孰非

在心理團體課上,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一幅圖畫,然後啟發大家思考。

老師:“當你看到這幅圖畫時,憑你的第一印象,感覺它畫的是什麼?”

學生1:“我感覺這幅圖,畫的是面對面的兩個頭像,鼻子、嘴、面部輪廓都很清晰。”

老師:“還有其他的看法嗎?”

學生2:“我感覺這幅圖,畫的是一個白色的花瓶,瓶底、瓶口還有花紋都非常生動形象。”

課堂氣氛一下子變得活躍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爭吵起來。

老師:“到底是兩個頭像,還是一個花瓶,孰是孰非?這與我們內心的成長有什麼關係呢?”

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老師:“我們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到底是要證明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獲得唯一的答案,還是通過感受、體驗、思考,消除煩惱,帶給自己平和、包容的心態,獲得內心的成長呢?

文章內容全部來自本人的修行體驗和感悟,保護原創,歡迎轉發!

如果您有具體的身心煩惱,修行困惑,急切尋求幫助,歡迎與我聯繫!

現代佛法心理學故事31——孰是孰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