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雲山蒼蒼”賞析

范仲淹“雲山蒼蒼”賞析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一、【註釋】

選自宋·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

泱泱:水深廣的樣子。

嚴先生:即嚴光,東漢餘姚(今屬浙江)人,一名遵,字子陵。年輕時與漢光武帝劉秀一同遊學。劉秀即帝位後,他改名隱居。光武帝派人找到他,授以諫議大夫之職。他拒官不受,隱居於富春山中,靠耕釣為生。

風:品德。

二、【賞析】

1、表達技巧賞析:

前兩句對偶,後一句比喻、誇張,總體有起興,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法,也可以說對仗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表達技巧也稱藝術特色.。

2、詩意賞析:

東漢高士嚴光蔑視權貴,淡漠榮利的情操、氣節,一直為范仲淹所敬重。 宋仁宗慶曆初年,朝廷鑽營之弊、徇墨之風盛行,范仲淹時任參知政事,痛恨官場腐敗,於是條陳十事,要求簡省官吏,注意農桑,修治武備,減輕徭役……並與富弼、韓琦一道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慶曆新政”。但是,由於保守派的極力反對,新政僅實行一年就失敗了,范仲淹也因此被免了參知政事,後又出任嚴州知府。為振作士風,提倡名節,他在桐廬為嚴光修了一座祠堂,並作了這篇《嚴先生祠堂記》,盛讚嚴光“泥塗軒冕”,視官爵如糞土的節操和風範: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意思說:雲霧繚繞的高山,直聳雲霄,浩浩蕩蕩的江水,日夜不息;先生的高風亮節,就像這高山一樣高,江水一樣長!

東漢初年,高士嚴光與漢光武帝劉秀關係甚密,情同手足。據說一次嚴光與劉秀同臥一榻,嚴光熟睡中將一條腿搭在劉秀腹上。第二天,太史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劉秀笑笑說:“朕與故人嚴子陵共臥耳。”後來劉秀命嚴光為諫議大夫,嚴光執意不從,於是來到富春江畔,釣於七裡瀨,後人因名七里瀨為嚴陵瀨。嚴陵瀨在嚴州桐廬縣境內,歷來為高士憑弔之處。作者認為,君能以貴下賤,臣能不幹以私,君聖臣賢,能敦勵風化,千古流芳。所以,這一句以山高水長為喻,盛讚嚴光不慕名利的冰雪節操。

很顯然,作者讚賞嚴光,一方面是希望以此為激勵,鼓勵士大夫重視名節,追求精神上的高尚情操,超越個人的榮辱名利。這和作者在《岳陽樓記》中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境界是一脈相承的。另一方面,也是追念光武帝的德政,提出“有功名教”的政治主張,認為賢人的出現與明君在位不無關係。所以,政治清明,德政、名教建立,甚而使“貪者廉,懦者立”,才能真正使天下仁人得以一展才華。

本文文字雅潔,筆力雄健,“直追秦漢”,而“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一句,氣象廓大,情意深長,其精神韻味與嚴光高絕的風範相呼應,十分貼切,膾炙千古。至今讀之,仍能令人產生一種仰慕之情和欽佩感。世傳“先生之風”一句,最初為“先生之德”,李泰伯見了,建議改“德”為“風”,范仲淹虛懷若谷,欣然改之,結果全篇為之熠熠生輝,光彩照人,備受讚賞。

范仲淹進行的改革失敗了,然而范仲淹(包括後來的歐陽修)“以直言讜論倡於朝”,振作士風之舉卻取得了明顯成效。《宋史·忠傳序》記載:從此以後,“中外縉紳知以名節相高,廉恥相尚,盡去五季之陋矣”。

三、嚴先生祠堂記

原文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高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於名教也。

仲淹來守是邦,始構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譯文

嚴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們之間以道義互相推崇。後來光武帝得到預言天命所歸的《赤伏符》,乘駕著六龍的陽氣,獲得了登極稱帝的時機。那時他統治著千千萬萬的人民,天下有誰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夠以節操方面來尊崇他。後來先生與光武帝同床而臥觸動了天上的星象,後來又歸隱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隱居,清操自守,鄙棄祿位,達到了聖人自然清靜的境界。先生視官爵為泥土,天下又有誰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夠用禮節對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yao)辭中說,“大家正當有為的時候,偏偏顯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這樣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辭中說,陽氣(帝德)正開始亨通,因而能夠顯示“以高貴的身份交結卑賤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這樣做的。可以說先生的品質,比日月還高;光武帝的氣量比天地還廣闊。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氣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質的崇高呢?先生的作為使貪婪的人清廉起來,膽怯的人勇敢起來,這對維護禮儀教化確實是很有功勞的。

我到這個州任職後,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後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從而又作了一首歌:

雲霧繚繞的高山,鬱郁蒼蒼,大江的水浩浩蕩蕩,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還高,比長江還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