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去世后,骨灰被四姨太葬于台北,陌生老人为其扫墓三载

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去世,一年后四姨太姚玉兰将其骨灰安葬在台北汐止墓地。姚玉兰之所以敢将杜月笙骨灰带至台北,是源自她与宋氏姐妹的关系。杜月笙陵墓多年无人问津,这与其晚年的抉择有关。

杜月笙去世后,骨灰被四姨太葬于台北,陌生老人为其扫墓三载

杜月笙,是上海滩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水果摊贩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青帮头目之一。杜月笙看似是文质彬彬,骨瘦嶙峋,但实质上却是心狠手辣的一个人,他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杜月笙在上海的巅峰时期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之后杜月笙先赴香港后到重庆。抗战胜利后,杜月笙以帮会代表的身份返回上海。但上海已时移势易,杜月笙的时代可以说是已谢幕,进入人生最后几年。

抗战期间,杜月笙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战募捐了不少的钱款,还配合军统锄奸队刺杀了不少的投敌汉奸。再次回到上海的杜月笙,不但成了游行群众打倒的恶势力,而且还遭到昔日手下的羞辱。

杜月笙去世后,骨灰被四姨太葬于台北,陌生老人为其扫墓三载

上海当局已把当年的朋友杜月笙当成重点打压的对象,杜月笙的势力发展空间大大被压缩。稳住局面的杜月笙,先是通过密友戴笠除掉了叛徒吴绍澍,然后将自己的一些得力干将安排到当局的闲散部门。

随后的上海反腐风暴,将杜月笙彻底对国民党当局失望。他曾对好友范绍曾说:“沦陷时上海无正义,胜利后上海无公道。”还说:“过去列强统治租界时期还有些建设,国民党来了以后却只知道要钱。”

1949年,杜月笙对着形势了如指掌,他清楚必须要做抉择了。回到上海的这几年,杜月笙积极助蒋剿共,同时又跟我党结下一些情缘。就在两年前,杜月笙还收了金山为关门弟子,并为其工作提供帮助。

杜月笙去世后,骨灰被四姨太葬于台北,陌生老人为其扫墓三载

杜月笙还为总理的堂弟周恩霪做过掩护,而此时的国民政府垮台已成定局,国共双方加紧争夺有实力的社会人士,杜月笙是骑虎难下。面对黄金荣作出留在上海的决定,杜月笙也考虑过留下,但他仍有顾及。

二十年前,杜月笙曾将地下党员汪寿华埋于龙华荒野,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杀害过三百名党员和工人,杜月笙觉得留下凶吉难测。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在争取杜月笙,老蒋召见杜月笙并要求他立即前往台湾。

杜月笙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决定远离政治漩涡,选择去香港定居。同年,杜月笙举家迁往香港。赴港后的杜月笙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他的哮喘病愈加严重。请了不少的中西医来诊治,但身体却一直不见起色。

杜月笙去世后,骨灰被四姨太葬于台北,陌生老人为其扫墓三载

好友章士钊受托到香港,还在向他宣传中共政策并极力争取他。但杜月笙依旧是顾虑重重,他后来得知,黄金荣响应改造号召,开始灰头土脸的打扫大街。杜月笙又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留下,心中矛盾重重。

杜月笙本想迁居法国,彻底远离政治是非。但国民当局收取的巨额护照费用,让杜月笙无法承担,最终只能作罢。1951年,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他对自己留下的11万美金资产进行了分配,并立下了遗嘱。

杜月笙销毁了他人的所有借据,对子女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1951年8月16日下午,63岁的杜月笙病逝。他留下的遗愿是要葬在故乡上海浦东高桥,但这个遗愿注定只能是不能实现的愿望。

杜月笙去世后,骨灰被四姨太葬于台北,陌生老人为其扫墓三载

杜月笙去世后,偌大的一个家也就散了。三太太孙佩豪去了英国、五太太孟小冬留在了香港。第二年,四太太姚玉兰带着杜月笙的骨灰前往台北,安葬在台北县汐止秀峰小学后山上。之后很少有人为其扫墓。

五十多年后,一位名叫李开明的老人义务为素不相识的杜月笙扫墓三年。这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曾在阳明山官邸担任总机,他与杜月笙无亲无故,两人唯一的交集只不过都是江苏人。但这并不是他扫墓的原因。

李开明说,他有一次到汐止大尖山时,无意中看到杜月笙墓园的路标,便好奇的前来相探,却发现墓园残破不堪。当时心里就萌生了想整理一下的想法,从此他每周都从台北坐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此扫墓。

杜月笙去世后,骨灰被四姨太葬于台北,陌生老人为其扫墓三载

三年间从不间断,就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李开明说,刚来的时候陵墓已经被草围住进不来了,陵园的走道、墓碑全是青苔。老人一边整理一边感慨道:“人在人情在,莫非人亡人情也亡了?”

李开明老人曾对记者讲,他不明白为何历史上这么知名的人物,竟然在死后墓园无人清扫,公家只拿他来宣传。他说这样也好,能让他有个地方健身、种种花草。李开明希望能有人常来看看,留意他种的花草。

老人扫墓期间也曾遇过杜家人来此祭拜,他还将祭拜的花用水罐养起来。不过,为杜家扫墓的人不光有李开明一人。还有一位同样是八十岁的李成全老人,他杜月笙幼子杜维嵩默默的扫了四十五年的墓。

杜月笙去世后,骨灰被四姨太葬于台北,陌生老人为其扫墓三载

李成全的岳母叶鸿英曾是姚玉兰的帮佣,杜维嵩的陵墓由姐姐杜美如祭扫。后来杜美如夫妇前往海外,就将祭扫之事托付给他,他一扫就是四十五年。

综上,杜月笙病逝后葬在台北,陵墓多年无人问津,毫不相识的李开明老人为其扫墓三年。从老人的谈话中可以看到,他的行为只是一种义举,就是不忍看到曾经有头有脸的人物死后陵墓被杂草所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