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为什么还这么喜欢哪吒?

“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近期《哪吒》登顶国漫电影榜首,结尾的这句台词既是说哪吒,又是说《哪吒》,国漫未来,举首戴目。

成年人为什么还这么喜欢哪吒?

吴独有藕 一京一吒

电影很颠覆,但对于看着哪吒长大的一代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心灵慰藉。彼时我们求而不得的遗憾,在这部电影中或可寻得幼时缺失。

电影颠覆认知的趣味性

李靖和哪吒,这对“父要子死,子要杀父”的父子情感纠葛曾经有揪心有不忿也有自我怀疑,虽然最终结局圆满,但父子隔阂真的不太讨喜。在电影中李靖伟岸的父亲形象引得多少观众倾心,“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年看着哪吒而心有反抗父权思想的我们,而今成年,父母早已被系在心头。

敖丙和哪吒,封神榜的故事中,敖丙是哪吒手下的受害龙,剥皮抽筋,也成为引发后来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一个无知无畏神通广大,一个自恃身份盛气凌人,最终谁弱谁先死,势强逼势弱。电影中,他们是共生的魔丸和灵珠,彼此唯一的朋友,一个为求认可惹事端,一个为拯龙族行诡谋,相生相灭再相生,宿敌又是朋友,很吸粉~

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元始天尊坐下仙人,本自仙风道骨,却在电影中充满逗比属性。一个肥头大耳方言不断,一个异种修仙结巴误事,将最应该正经的刻画的最不正经,这种强烈反差真的能博得当代年轻人会心一笑。同时对于善耍阴谋的申公豹,我们恨不起来,都是在为自己正名而努力,谁在自己一方又是恶人呢。“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本应冷酷的父亲变得慈爱,本应端庄的师傅变成逗比,本应高贵的龙族沦为囚徒,本应想杀的敌人变为朋友......被呵护的亲情、被向往的友情、求而不得的名利高层、摆不难脱的成见世俗,成年人的想说想做想追求,在这部被颠覆的动漫中,看到了想看到的。

成年人为什么还这么喜欢哪吒?

成年人为什么还这么喜欢哪吒?

事有不如意时,反过来琢磨,应该不会更糟糕了罢......

还有就是,哪吒真的很“爽”

年少时的我们都有过拯救世界的梦,代表正义,剿灭邪恶。在我们尚不知超人钢铁侠的年代,哪吒孙大圣寄托了幼时的“英雄梦”。

成年人为什么还这么喜欢哪吒?

儿时看《封神》,独对哪吒念念不忘。他足够神奇,离我们也足够“近”。凭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动,离奇际遇甚至超脱到一个孩子幻想不到的高度。但于老刘个人而言,并不喜欢哪吒莲藕化身前的故事,是非恩怨说不清,就感觉太虐!是而观影动漫《哪吒》,五味杂陈但足够惊喜!

吾当生长不记年只怕尊师不怕天昨日老君从此过也须送我一金砖
成年人为什么还这么喜欢哪吒?

在哪吒出生重生的前期剧情之后,哪吒再度现身则是搭救武成王黄飞虎反出五关,投奔西岐。当黄飞虎一家老小汜水关遇厄,被押送朝歌受审时,哪吒中途现身,做张狂打油诗戏弄使用法宝活捉黄飞虎众将的反派余化,破其道法,荡其关隘,帮助武成王得归西岐。

而哪吒真正投奔西岐,却是在张桂芳兵伐西岐时,彼时其与副将风林依靠法术连擒周营数员大将。危难时刻哪吒到来,因其无魂无魄莲花化身,并不会被道法捉魂夺魄,从而大显神威,连破两将,救西岐于危难。

危急时刻的拯救故事总是令人心驰神往,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道法仙神层出不穷,起伏跌宕的故事希望在未来我们还能能有幸共睹。但哪吒仍是一个奇迹,一个不会被世人忘掉的“英雄”。“莲花化身无坏体,八臂哪吒到处闻。”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抛下让百世传颂神的逍遥我辈只需独占世间潇洒
成年人为什么还这么喜欢哪吒?


分享到:


相關文章: